美文网首页芳草集散文特辑大众文艺
读书笔记:唐朝时期书院的应景问世

读书笔记:唐朝时期书院的应景问世

作者: 一帆风正 | 来源:发表于2023-09-13 07:38 被阅读0次

     “书院”之名最早出现于唐朝。当时的书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官方设立的书院,主要用于收集、整理、校勘图书的地方,如丽正修书院和集贤殿书院。丽正书院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建立的,主要是在东都洛阳的紫薇城,撰写经史子集这4部书,后来,改名丽正书院为集贤殿书院,简称集贤书院。还设立了集贤学士、直学士等官职,掌管编撰、校对经籍。

    另一种是个人读书的地方。许多文人都有自己的书院,类似今天的书房、书楼。受到禅宗“禅定”、“安静而止息杂虑”思想的影响。这些私人书院主要建设在风景优美,环境清幽之地,以便个人潜心研读。唐诗中就有许多书院的名称和描写,如刘眘虚的《阙题》就描写了个人的书堂: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唐朝的民间书院很多,著名的有湖南的光石山书院、陕西的瀛洲书院,河北的张说书院等,其中瀛洲书院,比丽正书院还要早100年。

    唐朝的民间书院,多是面向社会的教育型书院,属于真正教书育人的地方,不是做官的地方。这些民间书院,主要承担“藏书”、“读书”、“学术交流”、“吟诗作赋”、“教授学业”等几大类职能,偏向于儒学为主。

    很多书院的创办者,多是一些做学问的大家,在学术界拥有一定声望后,就开始开办书院,招收学员讲课。这个时期的书院多为公益性质,是为满足个人的胸怀抱负而设,而不是盈利性质的。

    到了唐朝后期,私人书院的功能逐渐从个人的书堂演变为师徒讲学的场所。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节度使之间攻伐不断,加上政治腐化、官宦专政,文化教育事业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许多士人开始隐退山林,建屋藏书,研究学问,并聚徒讲学,催生了具有教育功能的书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唐朝时期书院的应景问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ne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