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大性自恋:暴怒或成就的源泉
1:自恋型暴怒,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其特征都是一种报复某人,让别人收回冒犯的冲动,以及完成这些目标的驱动力。 对于因受到侮辱而产生的自恋性伤口,报复行动一刻也不得拖延。 有自恋倾向的人会将敌人 体验为一个放大的自体难以驾驭的部分,并期望对其具有完全控制。
2 :科胡特将自恋型暴怒归于人类的攻击范围类,自体心理学证明,诱使婴儿期的夸大性退化为病理性自恋的自恋暴怒是可以被驯服的,并且可以通过治疗师对病人的古老的镜映需要的调和,而将这种夸大性引导为对其抱负心具有建设性的刺激因素。
3:科胡特理解的共情是一种通过对另一个人的自体客体需要作感同身受的理解来收集资料的方式,需要通过浸入式的共情来理解病人的自恋型暴怒。
4:夸大性:对治疗师表达暴怒的病人仍然无意识的处于夸大性显示的模糊区域,绝望的需要得到保证:自己不会被无助的抛弃在这恐怖的世界里。
5:受虐狂:如果父母有偏向,好像他是一位满足婴儿受挫需要的父母,被冷落的孩子根本不需要许多的养育,这种情况下,儿童利用古老的想象夸大性的资源是不可避免的,被利用的夸大性,又遭遇成年人的嘲弄,而不得不用精致的自我克制加以掩饰,术语称为受虐狂。二胎家庭需要注意。 受虐狂普遍却难以治疗,我们无法理解,除非把它看作对未经释放的,指向自己的自恋型暴怒的绝望阻拦,以防止自己陷入自杀念头。 通过满足他人的要求获得一些虚假的自我价值,如果连这个也没有,易陷入深入抑郁升至自杀。 一个健康的,内聚性的自体需要早期来自母亲般的照料者的镜映,不能让孩子为了讨好父母克制自我。
6:科胡特第一个指出赞誉对婴儿的重要性,他认为每一个成年人毕生都有从某个自体客体处获得欣赏反应的需要。要认可自恋需要的合理性,只有这样,婴儿期的夸大性与自我表现的源泉才得以发展成为稳定的自尊。
7:对自体的暴怒,学步期儿童将指向夸大性字体的自恋性暴怒作为最后的希望,以此来克服生活对他的身体和心灵施加的可怕冲击。
8:对生理上不完美而产生的自体暴怒,病人因自身的躯体症状无止境的责备自己,认为自己的身体必需是完美的,才能感到足够的安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