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摆渡人》的鸡汤人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23796225/67863740d4a101f9.jpg)
如果你的人生灰暗,没有信仰,那么欢迎你走进《摆渡人》剧场,此剧场不论剧情,不讲节奏,思维随性,一切剧情都是为了顺应主角将要说的心灵鸡汤。
电影改编张嘉佳的深夜鸡汤故事《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的一篇短文,原文是一篇极短的催睡鸡汤文,作者大人为了丰富剧情,在朋友小玉的自虐式暗恋的感情线上,又增添了酒吧老板陈末和他的房东管春的爱情线。
谁的青春不疯狂,谁的青春又不迷惘。在几年前读《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时,我一度把它当作青春期的饮料,有用没用不明白,反正喝着挺上头。近期,我又重温了《摆渡人》,感觉像是听了两个小时的深夜鸡汤电台。一个人的青春期到底有多长,青春时的遗憾又要用多久才能释怀,《摆渡人》告诉我们青春的遗憾永远无法释怀,我们要一直为了那点遗憾作践自己,肆意发疯,不管是过了十年,还是二十年,我们都不能忘,并且还要为此放弃自己本该平静的生活,拼命造作,搅得自己和身边无辜的人的生活鸡犬不宁。
如果说影片是怀念青春的题材,那么这个怀念的拉距线真是长的没有头儿;如果说影片是喜剧的题材,又让你摸不到它搞笑和幽默的头绪,有的只是让人啼笑皆非和无奈摇头。一句“是谁在敲打我窗”让金牌摆渡人陈末犯了心脏病,好友在对其扇巴掌,恶搞之后都无效时,管春只是掏了一下陈末口袋里的钱包,陈末便满血复活了。对于这个片段,我是没有看到丝毫幽默之处,反而让我对这个影片产生了更多的疑问,陈末真的有心脏病吗?何木子对他的影响有那么大?
曾经那些似懂非懂的心灵良药,如今细细品来,让人深觉是催命毒药。当何木子问陈末“为什么那么爱吃火锅?” 陈末是这样回答的:“能够坐下一起吃火锅的都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其实吃什么无所谓,身边坐着谁才是最重要的 。”这对话放在一篇鸡汤文里没有任何问题,可把它影视化之后越细品越无聊至极,明明简单的道理,非要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让观众一时分不清进得是影院还是灵魂发问场。
“你们知道?根据能量守恒原则,两个人的运气相加起来是一百,总量是永远不变的,你过得好,她就过得不好,她过得不好,你就过得好,懂吗?”管春不知道从哪本旧书里翻到了这句话,便认为是真理,竟然坚定的相信自己腿被打断与他挚爱的毛毛多卖了三张饼有着能量守恒原则。为此,他竟然主动在酒吧挑事,还因此引起了混战,如此混乱的场面让人既无法发笑,只以为是个神经病发疯,朋友不加阻止还陪着一起疯,真是找不到这个场面拍摄的意义。
再来看看陈末的朋友小玉的不二人生。小玉的偶像是马力,她对马力是疯狂地崇拜,终于在马力 被未婚妻抛弃时有了机会,想要帮马力找回年少时的初心,为此散尽家财帮忙筹备慈善演唱会,还为了马力的尊严和马力的未婚妻江洁玩起了酒吧高尔夫。最后,小玉终于摆渡了马力,让马力原谅了江洁。看到这里,我真是不知是哭是笑,这样的剧情不是狗血,而是神经质了吧!
最后看一看《摆渡人》的结尾,陈末搭飞机要去南极解救迷路的管春。我真是想说管春能寄出那张邮票,难道不能自己回来吗?这样的他真得能离开陈末生活吗?对于电影最后一句话“世事如书,我偏爱你这一句,愿做个逗号,呆在你的脚边。但你有自己的朗读者,而我只是个摆渡人。我们都会上岸,阳光万里,到哪里都是鲜花开放。”多么浪漫的结尾,听了这些话我不禁唏嘘。陈末作为金牌摆渡人,用自己的毒鸡汤摆渡了各种类型的人,但独独没有摆渡了自己,他自己也是为情所困十余年,躺在青春的遗憾里一直陪伴着已经去世的何木子。
总之,《摆渡人》这是一部不需要带着理性思维审视的电影,电影的台词更是感性的合成品,场景的转换全是为了衔接住主角的“心灵鸡汤”,人物的神经质与搞笑和幽默脱节。不知道这样的电影,是否看得观片者神经衰弱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