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近几年中考作文中,材料作文越来越受青睐。材料作文指的是根据所给的材料和要求来写作文的形式。材料作文要求学生根据材料的内容来审题、立意。
审题,就是分析研究命题的意义要求;立意,就是确立主题思想。审题是立意的前提, 立意是审题的结果,立意好不好,关键是审题。
材料作文的审题,主要是指对所供材料的本身内涵的挖掘。审读材料时,应依据材料的不同类型特点,采取相应的审读策略。
审题:
审题做到一读(读材料不用说)——二找(圈画关键词句很多学生做不到,没有这个习惯)——三分析(对圈出来的关键词句根据命题要求进行分析解读,挖隐含信息,分析时请做到化抽象思维为具体内容,即不要光大脑分析,还应该将对关键词的分析理解简单的写在草稿上,想一下考试时的情况,时间紧任务重,解读出来的内容可能有时就是灵光一闪,很快忘记了,简单写一下不仅有助于思路清晰,还有有助于在动笔前筛选调整素材,总之磨刀不误砍柴工,考前可以有意识的训练一下自己)
立意:
千古文章意为高,没有中心的文章没有灵魂,不知道表达什么主旨的作文,文采再好,也给人云山雾罩的感觉,但立意不是信马由缰的,而是根据材料解读出命题人的所指的表达方向,也就是挖隐含信息。
2020年安徽省中考作文题为例:
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自身经历,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这则材料出现若干形容词,初读一头雾水,细细分析,看出词语两两相对,且从生活逻辑上来看是互为反面,美丽——健康,伟大——庄严,完满——努力,永恒——真诚,都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对立性词语。审题时要把重点放在材料所显现的具有情感倾向性的词语上,“健康”“庄严”“努力”“真诚”,选取亲身经历的鲜活的素材,就能写出不偏离题旨的作文。
在立意的过程中,要深入思考。如,选取第三个方面“完满与努力”,如果仅仅认为“追求完满,我们尽量去努力拼搏就行了”,就显得立意一般化;如果将立意落脚在“人生虽不尽完美、很多事情也难以做到完满,但努力追寻的过程同样值得弥足珍贵”,这样就显得立意高一些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