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书单成长励志
我用【两个意识,四个方法】治好了读书困难症。

我用【两个意识,四个方法】治好了读书困难症。

作者: 是米娜呀 | 来源:发表于2017-11-04 15:03 被阅读63次

前几天有人给我推荐一本书,说,你看看这本书特别好。我说,怎么好?他说,作者写的特别好。我继续问:作者写了什么?他说,你看看不就知道了嘛~强烈推荐,特别好,真的特别好~。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上面的场景,读过的书,看过的文,真心觉得好,有帮助,但当我们回忆或推荐时,总觉得有话说不出,甚至想不起来书里讲了什么,也不知道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帮助。

我也有过这样的情景,不仅空白,没应用到生活,更是很多书买到家新鲜几页,就放下了。心理甚是不安,却也不愿多翻,总感觉读完一本书要耗费很多时间,很多精力,投入不进去,静不下心来。

但因为抵挡不住对书中内容的渴望,期待为生活解惑,就会想些办法来调整这种萎靡的读书状态。这个时候刚好遇到了“读书有方法”的概念,才发现读书也是讲究策略的,不同的书籍,不同的目的,会有不同的阅读方法。然后我开始寻找所有跟读书方法相关的书籍,进行了系统阅读和梳理,并有机会参与到国际阅读课程PhotoReading (影像阅读)当中。这段时间也确是颇有收获。

给我触动最深的,算是两个意识吧。

1、书不必逐字逐句的一一读完

一本书,不是一字一句的从头读到尾才叫读完。有些书,只讲一个概念,一个方法,他可能只用一小节,几页、甚至几个字就说明白了,但在书中会反反复复的去用实例印证,如果我们从头读到尾,收获的还是这个概念,甚至情不自禁会沉浸于例证而忘记了观点。除了耗费时间,合上书时,还是不知道书中讲了什么。

当然,有人说,那我就是想了解这个概念是如何成立的,如何应用的,想看完案例,难道你不让我读完么?

当然不会,这就是我收获的第二点启发:

2、带着问题去读书。

我们对一本书感兴趣,去阅读,实际上是期待从中获得启发,解决问题。那你的问题是什么?想要的启发又是什么?有没有清晰明确的梳理出来?还是就带着好奇读过去了?读完之后感受颇丰,就像文章开头说的那样,觉得书中写的特别好,特别实用,但却说不出哪里好,怎么迁移。

如果我们带着问题去读书,在阅读前,通过对书的封皮、评价、推荐语,简单做个梳理。向自己问一句,我想在书中获得什么答案?然后再去读,这样的收获会大有不同。而且问题问的越细,收获越明显。

通过这两个意识,加上一段时间的实践阅读,我发现可以把书籍分为4类:

1、概念型

2、问答型

3、精读型

4、跟着做

什么是概念型呢?

比如《微习惯》这本书,你看他的书名,是个名词,再看他的介绍,发现本书就是在讲这个名词是什么?它是如何成立的,我们应该怎么用。我把这样的书归为概念型。

类似的还有《刻意练习》、《斜杠青年》《精简主义》等等。这类书籍,我的目的是了解这个概念,并应用于生活,所以我的读书方法是:看介绍,看封面、看目录,然后向自己提出3个问题,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做(how)带着三个问题,去书中查找解答的位置,翻到相关页面,扫视想要的答案,用关键词定位,再去阅读了解。这样一本书读下来,速度会快上几倍(不会觉得读书有压力)收获的效果也会明晰,并将新知应用于生活。

什么是问答型呢?

比如《拆掉思维的墙》这本书,如果你知道“墙”的含义,那就再看看目录,他会说出很多在生活中常有的惯性思维,书中每个文章标题在解决一个问题,你对哪个标题感兴趣,你想解决什么问题?打破从头读到尾的顺序,按照你的问题,直接从最感兴趣的位置开始,一问一答,越是渴望知道的收获的启发越大,印象也越深刻。若是从头读到尾,耐性磨没了,到了自己真正想解答的部分,看似没看,淡淡而过了。

如果不明白“墙”的含义怎么办?

1、百度、看书评;

2、用概念法先在书中了解答案,提问方式比如:这个“墙”是什么?有哪些“墙”?如何拆除?

什么是精读型?

精读型,一般指,想体味书中优美的字词、语句、或篇章段落,适用于需要一字一句才能感受到书中之美的书籍,比如于丹的《重温最美古诗词》、林夕的《任你行》等等。细细品味,脑中的画面闪现浮动,心中的情感也奔涌而出。精读型,体味文字的诗意是我们阅读的目的。

最后一个,跟着做。

跟着做的方法更偏重于工具型和习惯养成类书籍,比如《自控力》、《如何高效阅读》,这类书籍有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作者会帮助你安排阅读速度,比如他会建议你,一周读一章,每读完一章,跟随书中的介绍去实践、去观察、去收获和反馈,再根据反馈,进行下一篇章的了解和实践。

大家能看出,在我上述介绍的方法中,并不是说某本书就只适合这一种方法。适合于什么方法取决你的目的(问题),你想解决什么问题?通过什么方法解决?等等这些,来确定要用的阅读方法。

当然有些书也并不是仅仅用一个阅读方法就能get所有。需要有个主次之分,到底怎么读,怎么用还是取决于我们上述的两个意识:1、不必一遍全部读完书中每个字;2、读书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去读书,以此选择方法,做出实践。

通过上面的方法,首先,我对读书不再感到压力或强迫。其次,也的确提升了几倍的阅读速度。但最重要的一点,还是真正让读书为我所用、有所收获。

到此,谢谢你的阅读,希望读书也将不再成为你的一件难事。

相关文章

  • 我用【两个意识,四个方法】治好了读书困难症。

    前几天有人给我推荐一本书,说,你看看这本书特别好。我说,怎么好?他说,作者写的特别好。我继续问:作者写了什么?他说...

  • 又是麦子黄时

    我把一个旧的蛇皮袋剪开,用两条绳子系在四个角上,一个网兜就做好了,用同样的方法做了两个。 找来一根扁担,一把镰刀,...

  • 020许个愿望

    今天石兰大好了。又一次自己想办法弄好,让我再次信心大增。 其实我用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抓了几副治风寒感冒的中药,煮...

  • 樊登读书,一听入魂

    两个月前,朋友聚会,四个女士都是老师,聊到读书,她们仨都用樊登读书,我用微信读书。鱼翔浅底,鹰击长空,各说各的好,...

  • 41/70 写作的习惯重于方法

    胡适先生在1935年写了篇《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我就改了两个字:写作的习惯重于方法。至于论证过程,同理可证,好了...

  • 《百喻经》10

    《治鞭疮喻》感悟:看着别人用马粪治好了伤,就把自己弄伤也用马粪来治疗,表面看起来好像是通过实验验证这个方法有没有用...

  • 用才是王道!

    最近读书颇为有趣,有意识地用看到听到的技巧进行实践。用一种全新的方法去读书,开始是麻烦了点,常不自觉...

  • 外治疗法

    CXS_LD: 我为大家分享带状疱疹外治方法:用马齿苋抖烂外敷,效果很好! 鞠向龙: 我为大家分享带状疱疹外治方法...

  • 把好书化作自己的灵魂(李镇西)

    阅读的意识。 一、读书有什么用? 人有精神世界,阅读让人更加儒雅,博大。 人生,历史和我们的的世界 教育,我从四个...

  • 反省时刻0321

    目前自己最大的两个坏习惯: 晚上看手机,睡太晚; 早上困的狠,起不来。 改进方法: 读书,远离手机; 运动,消耗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用【两个意识,四个方法】治好了读书困难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wf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