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习历史
历史证据
有一个教授在讲独立战争时,讲到打响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时,问了一句“这一枪是谁先开的?”虽然并不能表示后开枪的一方的责任要小,但是却给予学生一个学史的态度,学历史要寻求实证。在得到“这一枪是谁先开的”答案后,我们又要问,这答案是从哪里得来,这份材料的可靠性如何,写此报告人会不会所在立场写不出不实的内容。
历史寻找证据跟科学的证据是完全不同的。科学的证据,揭示了一件事与另一件事,精确的对应关系。然后尽可能放大宏观,找出普遍存在的规律。用一简介的公式或定律,揭示普遍现象的本质。历史的寻找证据,是粗略的对应与趋势。是从纷繁复杂的历史材料中,找出较近于事实的解释。
历史应该多种叙事
历史是复杂多面的,历史解释原则在叙事中发挥的作用,就像个人动机在故事情节中发生的作用一样。这个人这样做导致了这个结局,如何这个人不这样做,会有什么的结果,这个结果是不可知的。如果由此用开放性的问题,去学习历史,会激发学生与读者的兴趣。历史教科书只提供了一种叙事,排除了其他的叙事的可能。在这种叙事中,指出一种力量代替另一种力量的规律与主线。对其他方面并不多叙述与揭示,其内容之枯燥无味,死板无趣,可想而知。
开放性的历史教育,以历史的纷繁复杂,以不同的叙事角度来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强调历史证据的重要性,拼接多元材料,讨论各种可能存在的偏见,运用学科直觉和分析能力,从蛛丝马迹中,建构起一种历史叙事。
而这不只是专业的历史学家要做的,每个学生,都可以这样做,并且从中收益。激发学生与读者的想象力与兴趣,去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知道我们民族是怎样崛起的,从习得的历史认知方式与叙事角度,去分析当今社会的经济、政治与文化。
历史与人物
没有一种历史事件是绝对发生的,假使袁世凯是忠君爱国之臣,历史的走向或许因此改变。若没有于谦力挽狂澜,明朝的江山或已落入瓦剌人手中。历史进展有赖于人物的推进,或一个人或几个人、一群人,而这千千万万的人又受时代精神、学术思想的影响。历史的学习离不开人物,若无人情味在里面,如何生出可歌可泣之感,砥砺后生小辈勇往直前。
当年喜读《明朝那些事儿》,也是因为历史人物之憨态可掬,跃然纸上。于谦力挽狂澜击退瓦剌保家卫国英雄史,张居正身处高位,却励精图治,“一条鞭法”改革社会弊端。一代圣贤王阳明,开创心学,平叛乱,斗土匪。
当年明月并非展示一幅幅英雄画卷,而是以史为据,重塑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们有情绪,有恐惧,有绝望,有私心。但也有决心,有毅力,有思想,有使命,有抱负,读之令人动容。试看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里写张居正的一段话。
只有当你知道,他是一个正常人,有正常的欲望,有自己的小算盘,有过犹豫和挣扎,有过贪婪和污点,你才能明白,那个不顾一切,顶住压力坚持改革的张居正,到底有多么的伟大。所有的英雄,都是平凡的人。千回百转,千锤百炼,矢志不改,如此而已。
博观而约取之《国史大纲》
我们自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与以往之历史与传统渐渐隔绝。我们的国民是最缺乏历史智识的国民,历史智识并不是纷繁复杂的历史材料,而是博观而约取,得鱼而忘筌,鉴古知今,与时俱进,非创新不足以传承。博观而约取,强调历史学习的全局思考。避免教育中大大小小的“兔子洞”,历史的“兔子洞”式学习,要求学生深刻钻研具体细节。结果使得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再也没有机会从整体上熟悉一个学科中最好的那片广袤天地,探索其中的奥秘。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老先从江南乡村走出,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学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痴心一片,贡献了一生的精力与热血。《国史大纲》从上古三代之部至清代之部,博观而约取,把握历史变迁的脉络,指出各个时代的精神与主要问题,或为政治、经济、文化等等,不一而足。譬如唐中叶的好大喜功,宋初期杯酒释兵权,轻武重文,冗兵与冗臣,拖累财赋,使其摆脱不了贫弱的命运。
读史何用
对于今日之中国,身处科技兴国,创新强国的时代,学习传统文化与历史,于我们有何益?今日之国人思想文化是否真的胜于古代?
第一,鉴古知今,经世致用。
马奇说人类智慧三个来源
-
科学派,他们崇尚科学,善长分析,严格按照分析数据,检验假设,寻找证据,步骤。他们是认知神经学,心理学应用的方法。
-
叙述派,通过讲故事,获取智慧。不要求因果精确的对应,而是从人性幽微处入手,分析人类的生活状况。
-
适应派,重理论,无实验证据。认为个人,组织,社会都是适应的产物,从适应的复杂生态圈,总结经验。
从历史中获取智慧属于适应派,在鉴古知今,从历史中获得古人的智慧。我们并未从历史教科书中汲取多少养分。真正的智慧需从优秀古今史书中寻找。在历史的多重叙事与角度中,习得分析今日之中国社会、经济与政治的方法,鉴古知今,古为今用。
阳志平在《儒家有士》一文中提到
今日中国,可谓命运抉择时刻。唱衰中国论者一日复盛一日。然而,读钱穆,就明白,今日中国,其实还是在沿着历史中的老路。从郡县制开始,到今日的以地方政府而非西式公司为竞争基本单位的经济制度,一脉相承。
资本主义之所以难以在中国历史上走通,钱穆温情地抱怨到:难道我们华夏儿女能怪秦帝国为什么要搞一个那么庞大的帝国吗?是的,古人的智慧不要小看。是一个既定事实造成了更多的既定事实。而不要用头脑中的想象事实来推论既定事实。
为什么我国没有西式的民主,我国之民主与西方社会不同,几年前的封建制度,也非所谓专制独裁的黑暗势力,而是中央皇权魏巍在上,却有士大夫一族与之抗衡,士大夫一族是集四方势力于一体,自下而上,代表着民意。民主实则为中国士大夫一族的良知与责任罢了。
很多时候,不是中国不需要西式民主,而是水患以及秦帝国这个全球历史上的新事物,使得早期的中国只能由政治来统率社会。这种架构,也诞生了大量中国精巧的心理结构,诸如中国对和谐与面子的重视。 ——阳志平《儒家有士》
第二,追寻个人信仰
人生本已寂寞,而生在今天这个时代,要做一个笃实信守中国自己传统文化的学人,其心灵之孤单寂寞,更是难以述说。学术乃千古事,宾四生前自信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可以经得起时代的考验,百年后自有公论。——胡美琦(钱穆先生夫人)《百感交集20年》
钱穆老先生通过细究考证,指出几千年中国历史,是由士之一阶层之主持,而历史与文化之演进背后自有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撑,这种精神力量是为儒家士之精神。
修己以安身,找到修炼强大内心之路,不像西方人信基督教,而是拥有理性的,平和的力量。自己强大了,周围也安宁、受益,这叫修己以安人;再进一步,修己以安百姓。
什么是士,不是官僚,不是书囊,不是商贩,他们是深怀民族与文化自信,埋首苦读,鉴古知今,最后反哺中国文化土壤的一批人。
什么是儒家士之精神,是能肩负社会理想。修己以安身,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向内求诸于内心的强大与平和,向外经世致用,以道事君。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正是士之精神体现。
古代儒者通过求学,游历,治国,著书,立说,返乡等由幼而长的人生实践,获得心流循环,最终完成对人生意义的心证。今天的儒者同样可以如此。——阳志平《儒家有士》
第三,对我们的祖国知之深,爱之切
我们国家是历史最完备的国家,罗马,埃及都已没落了,而我们的祖国却屹立于千年而不倒,反日益强盛。中国历史亦是研究世界人类历史演化最好的脚本。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爱自己的祖国,是因为对我们的历史与文化,不了解,因为不了解,因而缺乏温情与敬意。就像我们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并不是因为他们是完美的人,而是知之深,爱之切。他们的精血养育了我们,我浸身其中,耳濡目染,在不知不觉间继承了中华文化大量的基因。
钱穆说,我民族命运之悠久,我国家规模之伟大,可谓绝出寡寿,独步于古今矣。这满满的文化自信与自豪,来源于对中华历史与传统的,知之深,爱之切。而这知非盲知,是细究其历史材料所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