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到朋友寄过来的圣诞礼物,巴洛克天使的复古键盘,非常应景的圣诞礼物天使的键盘。打开快递那一刻我有点惊喜,这是款颜值很高的网红键盘。
把它取出来放在书桌上,我第一反应是:哎呀!我的书桌太小了,配不上它的既好看又复古的颜值。顺手我就把某宝打开了,搜来搜去购物车就添加了一款有点做旧又略有点复古的书桌,刚想付款时,我突然又想到,如果换了这个尺寸的书桌,那这个书房就显得拥挤了。那我得换套房子呀!一想到自己卡上少得可怜的余额。我默默地关掉了某宝。
这就是我经历的由一个精美键盘引起的“狄德罗效应”。
18世界法国著名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的朋友送给他一件非常精美华丽的睡袍,他很喜欢,迫不及待穿上了华丽的睡袍在书房里走来走去。突然就觉得,陈旧的家具,粗糙的地毯,配不上这么华丽的睡袍。为了与睡袍相匹配,他把书房里的旧东西全部更新,书房终于配得上睡袍了。
可他却开始懊悔了,因为他觉得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控制了。得到新睡袍后,为了满足与新睡袍相匹配的欲望,他付出巨大的精力与金钱。于是,他把这种感觉写成一篇文章叫《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
那我为什么会这样呢?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抱有一种“愈得愈不足效应”,即在没有得到某种东西时,心里很平稳,一旦得到了,反而不满足,认为自己应该得到更多。这种心态被称之为“狄德罗效应”。
在拥有一件新物品之后,不断地配置相匹配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这种规律也称为“配套定律”。
狄德罗效应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存了很久很久的钱买了套房子,本来装修只预备20万,购买家具材料的时候,越选档次越高,到最后装修的钱远远超标。因为你要对得起这么多年存钱买房的价值。买了一双很漂亮的鞋子,为了配得起鞋子的漂亮,换了一个精美的鞋柜。
在审美上同样有“狄德罗效应”,一个五官精致了,其他五官为了配套也要同样精致才行。最常见就是五官整体都不错,但就是嫌弃自己眼睛不够大。割了双眼皮后,又觉得自己鼻子应该更挺一点,所以过度审美,过度整形而翻车的人比比皆是。
那要如何避免“狄德罗效应”呢?接受自己的长相,接受自我。过断舍离的生活,就是必要的物品一个也不少,没用的物品一个也不多。其实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对我们而言是多余的。
今晚是平安夜,祝大家平安喜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