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伤寒论笔记中医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作者: 罗小笨 | 来源:发表于2019-03-12 22:08 被阅读0次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7.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刘渡舟

    中风伤寒都没有口渴,如果口渴一定是传到阳明或者少阳,即邪气入里化热传变才会口渴。温病是由温热之邪所致,在卫分阶段就会出现口渴症状,说明热邪伤阴,伤津液。同时它是温热之邪,所以不恶寒,初期也可能出现轻微恶寒,时间很短。

    到了清代,人们认为温病是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温邪伤了手太阴肺经,因此叫太阴温病。热邪伤阴,以太阴为主。

    温病与伤寒混淆,用辛温药不但不能治病,还会助热伤阴,所以不能混淆。

    风温比温病更严重,也有太阳病类似症状,但辛温发汗不但不能退热,反而增热。自汗出,风温之邪迫使津液外泄;身重,热邪壅盛遏制阳气,阳热之气盛;心神被扰,所以多眠睡。

    风温只能采用甘寒辛凉清热。后世一般用银翘散治疗,如果用桂枝汤,则应“桂枝下咽,阳盛则毙”

    胡希恕

    这个病形似太阳病,也是头项僵痛,脉浮,但是主要是它会渴,是内热的一种表现。温病不是太阳病,所以不能用发汗的方法来治疗。

    风温是里头热,身体里还有湿。如果发汗,一定不能用桂枝汤,吴鞠通说的是错误的。银翘散、桑菊饮也不可以,就是白虎汤,解表热没用。

    这段很清楚,温病不能发汗,不能攻下,也不能用火攻,只能用清法。温病实证,用陈修园的方法,用麦冬生地配合白虎汤加大黄,前提是有实,就是大便干燥。

    刘志杰

    此处有错简。千金方使用葳蕤汤方治疗风温。温病不是指疫疠病(即传染病),而是外感温热病,与伤寒相对。此处太阳病当理解为形作太阳病。仲景书中常用太阳病泛指表证,包括痉证,中湿。

    温病,发热不恶寒,还有口渴烦躁,无汗则热的更厉害。宋本231条的三阳合病也是在讲温病。

    风温的主要症状其实就是阳明中风证的重症,如宋本182条、222条。温病不同于风温,总体无汗可以用麻杏甘石汤,有汗用白虎汤类治疗。

    风温症状,表虚所有脉浮;内热盛,故多眠;热气上涌,所以鼻息粗声;有湿,所以身重;临床可见舌苔黄腻而厚,身上沉。所以不能用麻桂发汗。

    有汗出的温病都可以看做风温。如果发汗或攻下,亡津液则更严重。被火者,不但伤津液,更影响到血。

    温病可以传变六纲,以津液耗伤为主,可以按阳明外证治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qj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