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途中寻找下酒菜是我旅行的意义之一。毕竟我喜欢带着酒出发,今天我们来到太湖看看。
太湖菜主要在苏州无锡等地,原料以水产为主,口味清淡,鲜香,照例我们推荐三款下酒菜。
太湖三白太湖三白是指中国太湖的三种河鲜类特产——白鱼、银鱼和白虾,是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原武进县)、苏州市吴中区(原吴县)和无锡市的地方招牌食材。
苏锡常三城的太湖三白做法都有所不同;白鱼、白虾、银鱼、由于其色泽均呈白色,因而称为“太湖三白”。利用太湖三白所制作之菜肴的选料,极为注重食材的新鲜程度;尤因其出水即易死亡,故而最适合在水边或船上烹制太湖三白。以太湖三白制作菜肴之方法,多为清蒸白灼等,强调保持食材的原味。
太湖银鱼,长二寸余,体长略圆,形如玉簪,似无骨无肠,细嫩透明,色泽似银,故称银鱼。春秋时期,太湖就盛产银鱼,清康熙年间,银鱼就被列为“贡品”。银鱼原为海鱼,后定居在太湖繁衍,是太湖名贵特产。银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无鳞、无骨、无刺、无肠、无鳔、无腥味,可烹制各种佳肴,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太湖白鱼:亦称“鲦”“头尾俱向上”而得名,体狭长侧扁,细骨细鳞,银光闪烁,是食肉性经济鱼类之一。目前尚未养殖,主要依靠天然捕捞。白鱼肉质细嫩,鳞下脂肪多,酷似鲥鱼,是太湖名贵鱼类。《吴郡志》载:“白鱼出太湖者胜,民得采之,隋时入贡洛阳”,当时白鱼已作为贡品上贡皇庭。白鱼大多在太湖敞水域中生长,以小鱼虾为食,是太湖自繁殖鱼类,一年四季均可捕获,在六.七月生殖产卵期捕捞产量最高。《吴郡志》有“吴人以芒种日谓之入霉,梅后十五日谓之入时。白鱼至是盛出。谓之时里白”。解放后,对白鱼资源进行保护,繁殖期禁止捕捉,使之常盛不衰。
太湖白虾,白虾又名太湖秀丽长臂虾,俗称“水晶虾”(白泥虾),太湖著名水产。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价值甚高。白虾是水生甲壳动物,属甲壳纲,十足目,长尾亚目,长臂虾科。属淡水虾类,白虾壳薄,生时通体透明、晶莹如玉,略见棕色斑纹,死后变白色,因此得名。
太湖三白制作简单,主要讲求的就是新鲜,嫩滑,不需要太多的调料就可以吃出太湖的原汁原味。
2.莼羹鲈脍
这个其实是两个菜,一个莼菜羹一个鲈鱼。都是太湖特产。太湖莼菜幼叶与嫩茎中含有一种胶状黏液,食用时有一种细柔滑润清凉可口的感觉,并有一种沁人心肺的清香,口感好、风味独特。太湖莼菜食用方便,可配荤炒,可素食、可氽汤,也可做馅。
2002年12月,原国家质监总局正式批准“太湖莼菜”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鲈鱼分很多种,太湖的鲈鱼肉质更加细嫩,味道鲜美,价格也比较偏高。
西晋,吴地世家大族子弟张翰到洛阳当官,一天秋风乍起时他想起故乡吴中的莼菜、莼羹、鲈鱼,叹曰:“人生贵适志,何能驾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于是弃官归里,留下了“莼鲈之思”的典故。”莼羹鲈鲙”也成了一段佳话。不可不尝。
3.太湖船菜
船菜其实是渔民在捕鱼期间在船上制作的所有菜品的统称,也就是说上述的菜品其实也可以归类至此。
太湖船菜亦称无锡船菜。泛舟游太湖,船家都备有精美的湖肴供应,由于它与饭馆里的菜做法截然不同,渐渐形成著名的太湖船菜。 船菜讲究“味真”,每一道菜都是原汁原味,太湖船菜还特别新鲜,太湖船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主菜之后,几道素菜特别时鲜嫩爽。 清末民初有四只大型画舫的船菜最为著名,分别由姓王、杨、谢、蒋的四个老板经营,并各有自己的名菜,如王家的八宝鸭、杨家的西瓜鸡、蒋家的蟹粉鱼翅、谢家的荷叶粉蒸肉,都是为食客所津乐道的佳肴。其中杨阿梅的苹香号画舫所供船菜特别出名。
太湖船菜亦称之为“水上筵席”。它伴随着太湖、运河水上旅游的迅猛发展而形成。有近百年历史,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所以大家如果来太湖周边游玩时可以将太湖船菜都可以品尝一下,不管素材荤菜都突出一个鲜字,这是江南水边人家的特色口味。
太湖美,饱眼福,亦能饱口福,烧烤麻辣下酒,但是清淡鲜美更能品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