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晚上近10点,我正在从常州驶往上海的高铁上,这又是一个很匆忙的一天,似乎来不及做任何总结,它已匆匆过去,留下一堆To-Do-List。人的适应性真的很强,我记得当初刚入职的第一天,崩溃地一整天没有任何食欲,晚餐只吃了两口就无法下咽,甚至第一周始终处于一种唯恐自己无法胜任工作的焦虑惶恐中,做翻译让我焦虑、写合同让我焦虑、做沟通让我焦虑,一切陌生都伴随着战战兢兢。然而转眼这一切,无论文案撰写也好,活动组织也罢,沟通接洽也好全都变成一种常态,我不再因为任何一种必须完成的工作而心绪有任何起伏,顶多觉得不耐烦,却再也不随便生出惶恐或者不安的情绪。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受,同时也是一种可以嫁接且非常有用的体验,人的这一生很长,主动或者被动你总会遇到新的场景,进入新的环境。只要我们需要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就必然伴随着新鲜的阵痛,无论我们的内心深处如何说服自己这是一种益处大于害处的体验,情感上总是依赖过往经验的舒适感,依然会排斥这种陌生感的入侵。有一种较为极端的情况,说假使有人瘫痪或者截肢,经历最初半年的适应期后,自杀的概率会大幅下降。人就是拥有这种适应性,无论是突如其来更好或是更坏的环境。如果你中了500万的彩票,这种巨大的喜悦所带来的愉悦情绪依然会在一个月内消散,你会适应这种天赐好运所带来的快感,正如你也会遗忘不适应所带来痛感,最终是好是坏都化为一种习以为常的常态化。
我很想以此鼓励自己,迎接新工作的挑战去尝试一下,首先必须承认这一定是一个好机会,接触一个全新的世界,带来很多眼界上的提升以及方法上的助益。身体和心灵的劳累是一定的,但是迟早都会适应。没有谁天生就会,你欠缺的,其他人也是曾经付出努力慢慢积累,我需要的同样是经过这样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是强度更大,也许缺乏准备和过渡期。但是我相信,无论是我自己或是身边的人,迟早都能再次因为人强大的适应性,而将今天的恐慌区转变为舒适区。周先生曾经因为我现在这份工作的忙碌而和我吵架,甚至一度觉得两个人真的无法再走下去,可是最近突然好像无论是我自己,或者是他,都再次完全适应并再次走入舒适区,连周先生都改口称这份工作实现了work-life-balance的和谐状态。那会不会,下一份工作我也能够通过几个月,或是半年一年的努力让自己进入一个平衡的状态去适应它呢?
我无法知道自己是否会崩溃,又或者能够适应,除非我切实地去尝试过。我想18岁的我会觉得这样的人生真好,可是我依然每天纠结300次,时时刻刻依然在自我挣扎。人生啊,不容易,但可以有无限可能。灯红酒绿无法带来归属感,夜深人静你依然必须挣扎着与自己达成和解。无论是渴望出世的灵魂,亦或是凡世挣扎的肉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