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忠告我们,无论青年人、中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必须 检点。人需要检点,犹如树需要修剪一样。不同的是,树的修剪要靠人,而人的检点主要靠自己。
能够检点自己的言行,是一大美德。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他们对己对人的要求,可谓严格而细致。
有的人不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在他们看来,大节无错则可以,小错不断也无妨。他们忘记了一个事实: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错也可以招来大祸。
还有的人甚至以自己不拘小节而自豪,他们误以为拘泥小节会变得谨小慎微。有一种人,不愿意检点是为了保持自由。他们以为自由可以不受任何东西的约束。这种人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讽刺的那样,可能会认为腰带和鞋带也是一种束缚呢!
另有一种人,他们只要求别人检点,而自己却放纵。结果别人在检点中前进了,自己却在放纵中落伍了。实际上,小节上的放纵也许可以得到一时的痛快,一时的便宜,一时的满足,但终究会引来麻烦。
因为放纵会使他们经常处于不清醒之中。放纵如饮酒,越喝越醉人。所以,许多 不注意检点自己言行的人,其后果都与本来的愿望相反。
检点的目的不是要杜绝错误,而是为了减少错误。即使 智者犯错误也是难以避免的,只要能及时察觉并予纠正就是好的。检点也决不是要把人搞得谨小慎微,因为谨小慎微的人虽然犯不了大的错误,但也决不会有什么新的创造。
一个善于检点的人,总是能促进自己精神的成长,智慧上是明豁的,道德上是清白的,灵魂上是洁净的。他们能够抵御各种邪恶的诱惑,保持人格的纯真,如果一旦发现自己有 什么错误,就马上改正。他们认为,对错误的任何改正,都是 一种新的进步。这自然是很好的。
善于检点的人还有诸多美德。比如,一件事情做完,总要回过头来想一想,看有无不周到之处。如果确有错误,他就会认真思索,寻找其原因,并努力改正。对于这种人来说,从一 次错误中学到的东西,可能要比一些人在10次成功中学到 的还要多。
再比如,当听到别人对自己的非议之后,他不会一触即 跳,更不会马上去找人家对质,而是首先想想自己。人家说的有一分正确,也要引为教训。如果纯属误传,也只是通过适当的方式,予以解释或说明。
经验表明,检点自己一是要从严,二是要长久。从严才能防微杜渐,长久才能有所收获。对自己言行的放纵,无异于对过失的宽容。
人生能对社会作出重大贡献是最好的,倘若无重大贡献,能做到问心无愧也是可以自慰的。最可怕、最可悲 的是,不但无什么贡献,反而亏欠了社会许多。
老年人大多都经受过很多的风雨和磨难,能够快乐地活到今天已属不易。剩下的路怎么走,你自己应当注意,周围的人也在看着。
对绝大多数老年人来说,衣食无忧的问题大概已经解决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老了,也不能忘记了检点自 己的言行,既要警惕在小事情上乱伸手,更要防止因不检点 而失去晚节,遗恨终身。
一位智者的话是对的:放纵自己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之一,多少人吃了它的亏却不醒悟;如果至今还有人甘愿放纵而不注意检点,那就让他品尝这枚苦果的滋味吧!
随笔/恒之馨(图原创·文整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