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67001/0976ec956cbe47eb.jpg)
昨天读书时有些想法,早晨支撑不住就睡过去了,做了一些梦,纷乱繁复。长久思考和阅读使得梦境的空间除非特别清晰都受到压缩,说不定某个时刻瞬间就想起来了。性情,情绪,梦境,感应,人不是单一存在,不呈现关系或某种观察就不能称之为故事或小说。再度想起某燕大教授自己出版的一本书的标题就是“故事的事故”,故事性太弱,无法串联,整个人还是停在社会身份上面。零几年的事情,更多平等看待这样的事,搜索到对方的网络平台账号,他以为是某个学生,我觉得那也不必,有时追寻水流的线索是自我的延伸。我们不可能成为任何形式趋势下的提线木偶,然而也可以与人为善,做开心快乐事。
展开平台就打字,成为另外一个人,关闭以后又是另一个样子。偏僻的念头和想法,有意义的就值得被留下。说出来就是剥落掉的,只是做你自己也没什么对错,相处的绝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技。就我而言,保持我的状态,能说的就说出来,从别处得到,也从别处获取了我的,我没怕过交换,倒是笼统的语言——不要怕别人学了去,不好意思,朋友,你就没啥能被学的。笼统本身就在驱动套路了。这太无趣。自己没整明白的东西别人能学去,那真是人家本事。
用我的想法武装你的头脑,各取所需?我需要什么呢,需要给出我多出来的爱,给出去就好了。否则饱和了就麻烦了。不是人无你有就是人家匮乏,这是你对世界的偏见。反过来别人也会这样以为你,这也是原本的你。
疏通理顺了就是。
创作从不是为了复述哀愁,而是看到的能否做到,对这个世界的观察。你感兴趣的我就没兴趣半点,人会走向异常热爱的动能的洪流。喜欢是一个方面,远远不是全部。
如果能够呈现出来会不错。尽量做到,不能也不会觉得遗憾。特别尽力了就要有一种问心无愧,我已经用尽全力,并无遗憾,如此就能睡个好觉,不虚此行了。离开平台是什么,离开环境和某段关系是什么。不要害怕后面的空洞。
除了遵从规则,就是超越,下一个阶段就是走向更广阔天地。更大的适配,也是输出人才的一个平台,尽量多开花结果,就算不能全都如心,也会知道不压抑自身爆发的能量。原本就是彼此促进鼓舞,也就逆流而上。无怨无悔。
对于肯定不必敏感,任何态度都不必太往心里去。不过是一个阶段性的分数的映现。能从中觉察规则与流线,就可以,分享本身则是多出来的故障,修正轨迹,本身快乐融于心底。
快乐形成的状态与轨迹,跟随着心的飘逸,得到的都是应景。不然便是无关紧要。期待是最美的期待,失望是对于不确定的预期误判。回到心灵深处,以我为出发点,以你为具体航向。可以有,也不必有。
危险,不存在,想象的危险本身就形成伤害的惊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