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一个月过去,换驿之事己安定下来。他开始考虑,将老母接来如何安顿。官驿不过一四合小院,来去的官人马匹时有爆满,又常噪杂非凡,偏老母又喜好清静。
思来想去,他决计起茅屋一座,比邻驿侧桃院。如此一来,老母可与那老妇为邻,以打发风烛之年的时光,自己又可随时近身尽孝。两全之策,甚是完美。
主意已定,知会老妇。老妇淡然作答:“乡野贫地,你建与不建,与我何干。”
得此回应,再无担心。于是,他张罗建材,寻觅工匠,民居几日即成。
但见篱笆围合中,一间茅屋一爿东厨,再从驿中搜罗几件旧弃物什,顿有居家的模样。
旬余,接母亲前来,于篱边种菜栽花……小院顿显生机。
老母沿袭在村中旧习,又喜赤子顽皮,处处热心帮助邻院祖孙两人。
又数日逝去。一日,老母言传:“老太独子被抓壮丁,儿媳另嫁他人,独留她奶孙相依为命。”言外尽是怜惜之意。
他本谨记先生教诲“助人为快乐之本”,又听从母亲嘱托“见穷困之人,当尽举手之助”。因而,劳力的活儿每每必做两份。一份为孝心,一份为善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