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园诗话》通注(7)

《随园诗话》通注(7)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4-04-17 19:30 被阅读0次

【原书卷一·七】

常州赵仁叔,有一联云:“蝶来风有致,人去月无聊。”仁叔一生,只传此二句。某《拟古》云:“莫作江上舟,莫作江上月。舟载人别离,月照人离别。”其人一生,所传亦只此四句。金圣叹小说,人多薄之;然其《宿野庙》一绝云:“众响渐已寂,虫于佛面飞。半窗关夜雨,四壁挂僧衣。”殊清绝。孔东堂演《桃花扇》曲本,有诗集若干,佳句云:“船冲宿鹭起,灯引秋蚊入帐飞。”其他首未能称是。

赵仁叔,清常州人。其他无考。清·钱咏《履园丛话·丛话八·谈诗》中对此联也有记载。

有致,音yǒu zhì,意思为有韵味;有情趣。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续集·古泗州城》:“人取其砖琢砚,甚古朴有致,惜砖质不能细腻耳。”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遍山皆青皮古松,不下数百株,太湖石亦高低错落有致,异鸟飞翔,哢音木杪,真蓬莱仙境也。”

金圣叹(1608—1661),原名采,字若采。一说原姓张。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自称泐庵法师。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少有才名,喜阅读,尤喜《水浒传》,成年后考取秀才。因岁试作文怪诞而被黜革。后为应科试,改称金人瑞。笃信神佛,擅长扶乩降灵,自称佛教天台宗祖师智顗弟子的转世化身,托名“泐庵”法师,二十岁起在吴县扶乩,多能言中他人心事,颇受钱谦益等人赞誉。能文善诗,后亦开堂招生讲学。约在明崇祯十四年(1641)评点小说《水浒传》,清顺治十三年(1656)刊行评点王实甫《西厢记》,此外编辑唐诗选集《唐才子书》8卷,编写八股文应试范本《制义才子书》,并注释杜甫诗集。顺治十八年(1661),吴县新任县令任维初为追收欠税,鞭打百姓,并亏空常平仓漕粮,激起苏州士人愤怒。三月初,金圣叹与百余士子聚集孔庙,悼念顺治皇帝驾崩,借机发泄积愤,到衙门给江苏巡抚朱国治上呈状纸,控诉任维初,要求罢免。朱国治下令逮捕其中十一人,并为任维初遮瞒回护,奏称诸生倡乱抗税,惊动先帝之灵。清廷有意威慑江南士族,再逮捕金圣叹等七人,在江宁会审,严刑拷问,后以叛逆罪判处斩首,于七月十三日行刑,是为哭庙案。墓葬在苏州吴中区藏书镇五峰山下博士坞。著作除《水浒传》评点、《西厢记》评点外,另有《金圣叹全集》。

批,音pī,原义为反手打,此处用其引申义,指口头或用文字判定是非、优劣、可否:批准。批复。批判。如:眉批(在书眉或文稿上方写的批注);朱批(用朱笔写的评语);批本(加有批语的著作本子);批尾(在别人著作后面加评论批注);批抹(犹言批注校改);批笔(对作品加的评语)。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随园诗话》载为“东堂”),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康熙五年(1666)秀才。二十年(1681)捐纳国子监生。二十三年(1684)十一月,康熙帝于曲阜谒孔庙行祭礼,游览孔林,孔尚任为之讲经导游,受到称赏。十二月,授为国子监博士。二十五年(1686),随工部侍郎孙在丰往淮扬,疏浚黄河海口。二十九年(1690)返京。三十四年(1695)迁户部主事,任宝泉局监铸。三十八年(1699),《桃花扇》三易其稿而书成。三十九年(1700),三月初,晋升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三月中旬,被罢官。四十一年(1702)由京还乡。四十七年(1708),春,天津诗人佟宏来游曲阜,拜访孔尚任,读《桃花扇》,大为赞赏,当即奉银50两雇人开刻刊印,为《桃花扇》流传后世奠定了基础。五十七年(1718)正月,卒于曲阜。孔尚任自幼即留意礼、乐、兵、农等学问,还考证过乐律,为以后的戏曲创作打下了音乐知识基础。代表作品《桃花扇》是孔尚任隐居石门期间,草成《桃花扇》初稿,康熙三十八年(1699)最后定稿,费时约20年。问世后盛演不衰。孔尚任很快蜚声剧坛,世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昇并论,称“南洪北孔”。孔尚任著作除剧作多部外,尚有诗集五部:《鳣堂集》、《湖海集》、《岸堂稿》、《长留集》、《石门集》。

排樯,音pái qiáng,指推开樯帆。排:除去,推开的意思。如:排出。排斥。排山倒海。排忧解难。樯,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引申为帆船或帆。《埤苍》:“樯,杋柱也。”如:帆樯林立。樯倾楫摧。

相关文章

  • 读一条120字的诗话,8个人物5个典故,累!(上)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7) 《随园诗话》原文:李尚书雍熙学道,散遣歌姬。王西樵责以诗云:“听歌曾入忘忧界,不应忽缚...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随园诗话7

    休宁县的陈浦写有《孤雁》,月亮因为孤单而显得冰冷,夜晚因为寂寞而显得漫长。 某地的珠娘都十分蛮横可恶,没有一个可取...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徐州竹林寺独臂韦驮菩萨传奇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襄勤伯鄂公容安,好吟诗,如有宿悟。《竹林寺》云:“初地相逢人似...

  •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1)

    浅析《随园诗话》里的两副菜圃对联 《随园诗话》卷一载: 于耐圃相公,构蔬香阁,种菜数畦,题一联云: ...

  • 明清之际人物Ⅱ陈长卿——刻书家

    1、《随园诗话》记载 2、刘理保《古代刻书家陈长卿小考》 3、释今身《送陈长卿还闽》 1、《随园诗话》记载 陈长卿...

  • 随园诗话

    余十二岁,受王交河先生兰生知,入学;十五岁,受李安溪先生清植知,补增;十九岁,受帅兰皋先生念祖知,食饩。感知己之恩...

  • 硬读《随园诗话》(7)

    四 《随园诗话》原文: 于耐圃相公,构蔬香阁,种菜数畦,题一联云:“今日正宜知此味;当年曾自咬其根。”鄂西林...

  • 闲读《随园诗话》(7)

    【原书卷二·四一】为人不可不辨者:柔之与弱也,刚之与暴也,俭之与啬也,厚之与昏也,明之与刻也,自重之与自大也,自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园诗话》通注(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byj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