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家,去叔公叔婆家串门,叔婆问:
“前两天你没来吧?你大姑来了。”
“嗯。”
“唉,你大姑呀,在这里哭诉了两天,边说边哭呀,好可怜。”叔婆叹了一声气说。
虽然大姑每次来都会诉说家里的大事小事琐事烦心闹心事,但没怎么见她哭过,听叔婆这么一说,还是有点始料未及的。他俩对儿子挺宠的,几乎于溺爱和放纵。然而“溺爱”不是“太多的爱”,是“太多的、打着爱的旗号的控制和包办”。

现在30多岁的人了,从来不工作,也不从其他途径赚钱,欠债不断让大姑还,娶妻生子各种开销都是姑妈姑丈负责,生了小孩子扔给我姑妈姑丈帮忙带,一日三餐都要照应。日子的摩擦和矛盾更多。因而大姑每次来从化娘家都会痛诉,诉说儿子儿媳的种种不孝顺,倾诉生活中的琐事杂事,矛盾冲突和摩擦。每次诉说的事情几乎都不一样,但本质又是一样。
年少时,一听到大姑诉说,我会觉得善良朴实的大姑好可怜,起早摸黑去菜市场讨生活,勤勤恳恳卖菜赚钱,一心为了孩子,无条件地付出,这些儿子儿媳怎么这么没良心。可是如今年岁渐长,我也有了自己孩子,也明白了:这世界上没有如果,只有因由和结果。

小时候调皮捣蛋呀,很不好教育啊,难管教,其实这些都是当家长的默许的。有些家长看不得孩子因任性而受斥责,所以一再迁就孩子的无理要求。一句话“孩子还小,不懂事,以后会懂了。”就理所当然,理直气壮地心安理得。谁知大人低估了小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辨别能力,他/她虽然小,还小,但是人的本性就是争取对自己的最大利益化,孩子对父母性格和底线的掌握和了解,他/他会寻求,去争取对自己有益的。
俗话说得好“惯子如杀子”,父母需要知道溺爱的危害以及教育的原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