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第一次做年度回顾是高考前的年关,高中所有的知识都已经学完,不,严格来讲是老师都已经讲完,年后开学就是一遍遍的模拟考试,而我却大脑空空,什么都没学到,放假前的期末考试,总分750,我考了320分,其中物理150满分,我考18分,发卷子时,老师的眼神充满了戏谑说:“60道选择题,你是怎么就能全部避开正确答案呢?”
之所以直到现在依然记得,是因为第一次有了锥心的羞愧,学多少是智商问题,但学不学可是态度问题,于是就在除夕那夜仔细回顾了自己从小到大的学渣之路,不得不说,虽然并没有多少经历可回味,也没有足够的思想深度来品咂,但反省本身却带来一种知耻近乎勇的魔力。
从那以后居然可以沉心在教室里坐得住,每天整页整页的抄语文书,唯一可以称作学到东西的科目,尤其是那些为我在小女孩面前露脸的诗词歌赋,每天晚上还会回顾一天的抄书量,似乎对“反省”本身的痴迷度更甚于反省带来的结果。
现在想想,智商不足这个事实在当时还是让我极其自卑的,不管是吹牛还是贩卖光盘以及虚荣浮夸,本质上都是自卑的外在体现,再怎么靠旁门左道建立的好人缘也改变不了我是异类的事实,而做回顾与其说是反省,倒不如说是一条与自己对话的途径,每日反省,每日自怜。
我喜欢、甚至爱上了与己对话的感觉,就好像发现了一个深藏于心、被打击的遍体鳞伤的小孩,让我无比怜惜,每晚临睡前都会如约与他交流一番,关于白天的回顾倒更像是交流的话题,不得不说,高考前的那几个月,抄书让我厚重,回顾让身为异类的不安情绪有了去处,而与己对话在后来对我产生如何巨大的影响,当时的那个少年是无法想象的。
此后奔忙于社会,虽然做不到每天回顾,但总是在外界出现什么契机时,即时的做一番深入的对话,就能相应的作出调整,最关键的是总能了解到内心到底想要什么,虽然也经常不可避免的会受世俗、环境影响,但好在可以从心意。
对于我这种智商低只会行动的人来说,一旦找到了心意,马上做就是下意识的选择,就这样开始读书,从武侠小说开始,到名著、到历史、到军事、到严肃类著作,思考的高度和广度不断的拓展,随之行动作出的选择越来越专注于自我,留学、勤工俭学、选专业、做生意、投资、回国,回顾的习惯让我总是可以最大限度不受外界影响作出适合长远发展的决定。
如果说走到现在还算顺利有什么诀窍的话,那就是回顾让我和自己成了最好的朋友。
始于09年10月的时间记录,和14年元旦开始的反省日志,就好像是架在我人生旁边的记录仪,将生命的痕迹清晰的记录在案,每年的12月是回顾月,每天都会抽一到两个小时,拿两本记录一天天的比对,看时间记录的行程,加上反省日志的回顾,当天的情景几乎可以如电影回放一样在脑海中呈现。
我会像读书一样在反省日志旁边批注,做的好的就批“善”,做的不好但已经改观的就批“大善”,而做的不好还未有改变的就批“耻”。
整个回顾过程就像是和老朋友在叙旧,直言得失,扬长改短,就这样我的每一步都走的无比踏实,“功不唐捐”在我这有直接看得见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