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遇到过雨吗?估计大家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可有没有一场雨让你铭记在心,念念不忘?这又是怎么一场雨呢?
自从谷雨前后下了雨,近来一个多月,一直太阳高照,直至5月30日午后,才电闪雷鸣,淅淅沥沥下了一阵雨,伴着雨后的清凉,再读苏轼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品读一首诗词,莫过于反复朗读。我越来越喜欢放声朗读,用自己的声音与一首诗近距离接触。
读着读着,韵味就好像从嘴角中流淌出来;读着读着,情感也仿佛从内心里冒出来。
“莫听穿林打叶声”,雨穿过树林,拍打着树叶,它的来势凶猛,声势浩大,所到之处,许是一片狼藉。这一切,诗人看见了,感受到了,无法熟视无睹。但是诗人可以选择性的不听,“莫听”二字,显示出强烈的主动选择性,有意地拒绝外界的声音,不愿受外界过多的干扰,继而转向一种向内的探寻。
遇雨,没有雨具,怎么办?是选择躲避这场雨?还是选择直面这场雨?
一个人的选择反映出一个人的心态,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一个人的选择。
遇雨,诗人选择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也选择了“吟啸”、“徐行”直面这场雨。他放声歌唱,徐缓前行,随性洒脱,坦然自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样。
看看那些同行者,风雨忽至,他们始料未及,又没有雨具,是躲还是不躲?他们估计在纠结,如果企图躲过这场雨,可雨势凶猛,想逃也来不及,最终还是淋了一身的雨。如果不躲,也是件糟糕透了的事。想想他们遇雨时的众生百态,可能见雨就跑的惊慌失态,最后还是被淋湿的窘态,你说这种种形态狼狈不狼狈?
苏轼却拄着竹仗,穿着芒鞋,依然步履轻盈,还放声吟唱。
苏轼为什么不跑?直面困境时,那种坦然自若,乐观的心态是如何练就的?
经历是一笔财富。逆境是一种磨练。
苏轼是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著名的“乌台诗案”,对苏轼来说,无疑是一次触碰生与死的狂风险浪。当时他连绝命书都写好了。人生的大风大雨他最终都挺过来了,又何惧眼前这一场狂风骤雨?雨来了,既然躲也躲不过,何不随着自己的性情来,潇洒走一回?这场雨有什么好怕?人生有那么多的风风雨雨,披一蓑衣,任凭在风雨中度过平生。这是“他生命经验中所体现的某一种豁达,这种豁达使他不会拘泥于小事件,不会耽溺其中,而是能把它放大。”
何况,雨下了会停,雨后会天晴,或许还能遇见彩虹。正面迎来了山头那一抹斜阳,这抹斜阳没有让苏轼感到意外的惊喜,好像是苏轼意料中就会出现的。当斜阳出现时,他是回首去看来时的地方,就是刚刚风吹雨打树叶的地方,当时多么激烈的演绎,如今一切归于平静。遇见斜阳,跟他遇见雨,一样坦然,一样豁达。苏轼是个通透事理的人,他不仅善于发现,还善于领悟,“也无风雨也无晴”,像是说,风雨那么大,没什么了不起的,晴天,又怎么样。不管是风雨还是晴天,都没什么。苏轼的内心看淡了这一切,超脱了这一切,体现了他道家的情怀。
其实,苏轼身上完美体现了儒家道家佛教的融合。他遇雨时没有躲避,被贬蛮荒之地,没有与世隔绝,积极入世,彰显儒家思想。
苏轼这一路上遇雨遇晴,展现的是自我修炼,然而“修炼其实是为了回来做人,而不是为了告诉别人我多了不起;能告诉自己没有那么了不起,才是修行。”
“苏轼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他回来做人了。”归去,就去回去,回去做自己。苏轼是一个真性情的人,我们读到更多的是他遇雨遇困境时的豁达乐观,其实他对自己那种郁闷的心情也丝毫不掩饰。
“料峭春风吹酒醒”,他为何喝酒,高兴吗?应该不是,因为他经历了大灾难,又被贬黄州。古人喜欢借酒消愁,心情不畅快,通过喝酒可以发泄,这是一种释放的方式,所以诗人遇雨是放声吟唱,估计也有酒的作用。
苏轼与“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李白不同,李白是喝了酒,愁未消,反而更愁,还沉醉其中。苏轼是借酒消愁,酒醒了,愁消了,跳出了原来的格局,内心更开阔,才悟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很可贵的,该沉醉时沉醉,该清醒时清醒,感性中又不失理性。说到底,苏轼是一个豁达之人,通透之人,清醒之人,性情之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