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去年“双11”业绩突破571亿元!在这个互联网风起云涌的时代,“双11”“双12”已经成了购物狂欢节的代名词。它是各大电商在电子商务的舞台上你争我夺、激烈火拼的结果,造就的当然是无数个哭喊着“再淘宝就剁手”的消费者为一次又一次的满载而归而欢呼雀跃,同时也是众大电商因为赚得个盆满钵满而暗自窃喜。
现在已经到了物质世界极大丰富的时代,看看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看看小吃街热火朝天的爆满场面,我们好像看到了壮阔的生产线上大批的物品在源源不断地生产,看到了人们在马不停蹄地消费。然而,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些富有的物质真的是我们所必需的吗?在以前物质困乏的年代,几件粗衣布衫可以穿一整年、一顿三十饺子可以盼一整年,但那个时候好像生活是简单的,梦想是单纯的。
其实我们需要的并没有那么多。想想现在,鞋子要好多双,因为长的短的、高的矮的要针对不同衣服有不同的搭配;包包要好多个,因为单肩的、双肩的、斜挎的、手提的要针对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选择;手机呢,最好一年一换,因为只有最新款的某果牌摆弄在手上才能显示出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是,正如鲁迅在一篇文章中所说:生活太安逸了,人就会被生活所累。《庄子·逍遥游》中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它提醒我们,每个人基本的生活需求和实际上能在世间享受的东西非常之少。这正如一只口渴的偃鼠,它到河边喝水,充其量也就能把整个肚子撑饱了,其他的河水对他来说没什么用。可是,现在很多人的欲望却能膨胀到想要占领整条河流。这又有什么必要呢?
就在我去年十月份的一次搬家过程,就已经体验到了“人被物质所累”的结果。独身一人的我,就是一次更换宿舍搬东西都可以被称之为一项浩大工程。看着自己铺满整屋的大包小包,真是想不通这些不值钱的破烂东西到底是怎么攒下的。这些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的物品呀,就是自己一次又一次的贪心和败家所留下的证据吧,它们已经害得我为怎么处理他们而十分劳心费力了。
提倡极简主义生活,就是一种遵循“减法”、去除繁芜的生活方式。当我们反对铺张浪费、主张简单朴素的时候,一切都适时、适量,顺应天道,不求过多,亦无需过多。这样的一种幸福依赖于狭小的欲望:只有当一个人的欲望狭小时,他才容易满足,容易知足常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述的就是这种心态吧。非生活必需品的东西可以不买,有购物欲望时就想想再大的促销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不要随便动心,一年不用的东西就可以从家里清理出去。当我们秉承着去繁就简的原则时,就会像运动员要轻装上阵一样,我们在日子里穿梭却可以无拘无束、身轻如燕吧。
除了一般的生活用品,对待奢侈品也需要一种独特的观点。除了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外,保持清醒而控制的头脑也体现了看待物质的理性态度。去一次香港澳门就可以知道原来那样一个奢靡的物质世界在吸引着无数游客趋之若鹜。金碧辉煌的店铺摆放着价格不菲、动辄上万的商品,让我们大跌眼镜。可对于像我这种连品牌名字都不认识的,实在不知道这些没有什么性价比的东西买回去会有什么意义。也许奢侈品的不凡,是身份的象征,是地位的彰显,有了它就可以使人产生一种优越感和身价大涨的感觉。但是,一个人的气质决不是用珠光宝气可以体现的,一个人的高雅决不是用高档名牌所堆砌出来的。想想多少人迷失在物质里,很多套的别墅、有多少辆豪车都弥补不了空虚的精神。李天一、郭美美等富二代炫富后果让我们清醒,原来对物质的贪婪只能是一个悲剧的深渊。
现在,大家都为了汽车、房子而奔波,追逐,竞争。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但是也还有不少人,他们不追求这些物质的东西,他们追求理想和真理,得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龚全珍是莲花县琴亭镇金城社区的一名年逾90、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党员。这位平凡朴素而有着坚定信念,充满活力的长者,发扬着“联系群众,一心为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至今还依然活跃在老百姓中间,关心社区的和谐发展,帮助身边的困难群体,关爱下一代的教育成长,倡导新风文明。人们敬重她,爱戴她,深切地感受到她身上所具有的人格魅力。此外,勇救坠楼女孩的最美妈妈吴菊萍、为了在交通事故中救学生而双腿截肢的最美教师等等,还有在阳坊镇的施救落水女子的常建军等三位见义勇为英雄,他们都是感动我们、温暖我们的精神标杆。他们向我们诠释了一个人的品格可以如阳光洒满人间,如雨露滋润心田。这种品格不因物质而庸俗,却因精神而伟大。
倡导极简主义生活,可以让我们淡化了物质的欲望,却收获一个富饶的精神世界。当我们这些在物质世界里奔波的人们,累了、迷人了,困惑了,就让简单回归,让精神沉淀,从而找到正确的方向,慢慢找到回家的路。这种极致而简约,是守得心灵的一份净土,是最诗意而美好的生活梦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