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套书是杨照老师对传统中国的全新解读,共有十本,涵盖了从商周到春秋末期的诸子百家,以及《诗经》这样的中国传统经典。这一章可算作序言,由于其余每一本前面的序言均是这篇,因此提出来作为我的首篇读书笔记。
我们怎样读中国传统经典为什么读?
怎样读中国传统经典,自然免不了方法论,估且放在后面,一般人可能首先会问为什么要读。就我而言,那些古老的经典在我山对面,中间隔了一道断裂的峡谷,这固然与白话文运动有一定的关系,然而我时常伫立在悬崖边,兴趣十足地望着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
对此,杨照开篇先言明我们这些现代中国人读传统经典的优势:
世界历史上实在找不到另一个例子,从公元前三千年到现在,同一套文字、同一套符号与意义结合的系统,五千年来没有断裂消失,因而可以直接挪用今天的文字习惯,来接近几千年前的文献。
我无从验证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意味着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就无法与其两三千年前的祖先对话,唯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具有延续性,有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每一个现代中国人确实应该回到几千年前祖先的时代,借助这些经典感受一番。
接着,作者又提出两个原因:一是我们从小学习课本上的历史,听老师、父母、周围的人讲述那个远古中国,形成既定的印象,是不是有一种冲动,通过阅读那个时代的人写的书来印证从小的印象。
第二个原因则完全可以作为“为什么读书”这一老生常谈的解释。几千年来,世事变迁,然人性如故,我们不妨将这些难读的经典当做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发生的故事,他们的喜怒哀乐,用一颗人类的灵魂去感受,说不定古人有些情感比我们还要丰富,反倒可以扩大我们的情感边界。
然而,语言文字的延续性是有代价的:
说得严重一点,中国的传统态度,是一直在针对现实所需、以现实来改写历史。后世不同的现实考量,一层层叠在历史上,尤其是叠在传统经典的解释上。
正因为延续性,后来的统治者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随意篡改历史,今天的我们要了解真实的历史,就必须抽丝剥茧,把后世添油加醋的东西一点点去除,找到纯粹的原始信息。
怎样读?
回到怎样读,作者提出“历史式读法”和“文学式读法”。第一种即上文的抽丝剥茧,回到原书所在的时代背景:
将经典文本放回其产生的历史时代背景中,在那个特定背景下,而非从一种忽略时代的普遍角度出发,来读这些传统经典。
第二种“文学式读法”则对应了前文中的第二个原因,以一颗朴素的人类灵魂去读:
这些经典不是为我们而写的,它们产生于很不一样的时代,由过着和我们很不一样的生活的先人们所记录下来,于是我们就能排除傲慢、自我中心的态度,培养并动用我们的同理心,想象进入他们那样异质的生活世界中,去接近他们的心灵遗产。
最后,作者提出选书的三个原则:有原创性,读者能读懂,作者能读懂。《论语》和《论语注解》相比,自然是前者更有原创性。读者读不懂的书,要么太枯燥,如汉赋;要么太艰深,如《本草纲木》。杨照自己读不懂的是《易经》,不懂自然不加了。
十本书都薄薄的,很好读,语言平实而吸引人,是让我有阅读欲望的,如果上杨照老师的课我必然坐在前排。
至于薄薄的一本书能带给你什么,我说的不好,让作者告诉你吧:
我希望能够在阅读中摸索、整理出一些趋近这本原典的路径,让读者在阅读中逐渐进入、熟悉原典,培养出一种与原典亲近的感受,来作为未来进一步自行阅读其他部分的根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