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章节,哈哈哈哈,有趣。内容本身也很好,更重要的是我的收获很有趣。
在以前,我对于诗经啊、孔子啊啥的,仅止于名字,只存在于我的印象中,就好像是天外飞来,就这么凭空有了,类似于神话,被后人创造出来的,然而读了这书,却让我兴起了类似于考古的兴趣来。例如,关于诗经:
1.我查了中国古代史时间轴
![](https://img.haomeiwen.com/i3005205/bb01dea78142d6e0.jpg)
西周 公元前1046—前771;
春秋 通常用来指中国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
2.孔子生卒年月: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3.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
至此,我对于孔子和诗经在时空上的联系算是有了点印象了。
孔子对《诗经》有评价:“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中的:
风——国风:“国”是当时的“十五国”,在陕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一带;“风”,用今天的话说,是曲式、声调。“国风”即十五国的调调不同。
雅——当时的普通话,官话,称“雅言”。 “雅”即“夏”之意。(又从微信读书上他人的笔记知: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古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雅”分为“大雅”(旧诗——多产于西周)、“小雅”(新诗——产于西周,部分东周)。
颂(此项,我就不写先生说的了,感觉好像百度百科中的更像些)——主要内容是指宗庙祭祀时的舞曲歌辞。
先生说:风雅颂,不必分。分不清,勉强无聊之分。
读了这章节,我才第一次开始对《诗经》起了真正的兴趣。以前都为了装,为了让自己显得有文化点,买了书,也不看。现在是打从心底想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