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看看山里老物件的照片。
有些已经废弃不用,有些还在发光发热,基本上都是农村地区的常见物件。
有没有唤起你儿时的记忆?
拴马桩、饮马槽,以前在关中农村很常见。
平原的老旧石器已成弃物,山区的木质工具还在沿用。这倒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因为新农村几乎不养牲畜了。
挖木槽同样符合能量守恒,像泡桐之类的开凿起来省力气,稍微日晒雨淋就会腐烂掉,所有辛苦统统白费。
猜猜这根木槽用多少年了?
简易版架子车,真是精简到了极致。
但凡农村出来的孩子,对这俩轱辘带一杠都有记忆。儿时集体活动里的大型玩具,偶尔还会来场巅峰对决。
木质厢板用到散架报废,就在轱辘上绑些木头棒子。除了不能装土石砖瓦,平时拉点柴火肥料的问题不大。
超高超重,是拉架子车的基本原则。
全国通用的老物件,我们这里叫碾盘。
以前磨面粉、玉米珍之类的工具,区别仅在于出力的是人还是驴。现在很多农村还有碾坊,磨辣椒面多些。
陕西号称“油泼辣子一道菜”,先将干秦椒炒到亮红,再用姜窝或碾盘捣成细末,浇上滚烫煎油满屋飘香。
米面粮油大众化了,保留点小口感也挺好。
黄土墙、砖瓦房,中间有个二八大梁。
发明自行车的人很了不起,骑上不会倒而且省时省力。机械让能量守恒发生偏移,同时也让自然开始割裂。
秦岭一白写过明朝宋应星,他的《天工开物》精妙绝伦。当技术工具摆脱浑然实物,人类就可以上天入地。
天人合一的平衡性,不可避免会被打破。
三十年前的土豪座驾,如今很多城区都在禁摩。
空气污染防治的理由太牵强,经济转化率低才是主因。就像不许农民焚烧秸秆,化工厂的大烟筒却常年无休。
两害相较取其轻,未来这种割裂会越来越多。那些上天入地的高端技术,产生的正向效益和负面污染相匹配。
自然落后的山区,摩托车还是最便捷的交通工具。
荒草堆里的拖拉机头,再也没有机会喝柴油。
我小姨父是位优秀的农村壮汉,大冬天光着膀子在渭河滩里筛石头,曾经将手扶拖拉机推进家门而名震全村。
他用拖拉机装过砂石水泥板、西瓜玉米杆、渭河抽过水、北窑拉过砖,农闲时进城当民工继续榨干全身力气。
勤劳不一定致富,我在父辈身上见得太多了。
面包车和蔓草,就像工业和自然的现状。
水泥钢铁可以随时侵入自然,风霜草木却很难降解工业。今天的繁荣不是人类多厉害,而是工具过度开发地球。
能量守恒定律永不过时,发展程度与污染指数同步增长。就像解决不了能源属性,电瓶汽车还没法号称新能源。
自然和工业眼中,连垃圾的定义都不一样。
世界上最伟大的词语,应该是阴阳平衡。
我们享受着多便捷的技术红利,自然就承受多复杂的污染破坏,幸好现在重提“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就像山民在林野间招蜂盗蜜,也先要将它们安置在花草繁盛的纯净之地。
工业只是生活幸福的手段,自然本该同样如此。
电动小三轮,柴油三蹦子才是山中神车。
小到进山取蜂蜜、大到下地收玉米,这是极其实用的农家车型。车厢里的塑料食品盒,装着刚割好的土蜂巢蜜。
人活着就得吃肉喝酒,不得不掠夺自然和其他生物。佛观一钵水有八万四千虫,就算是杀生那也得喝水续命。
要说本质区别,应该是物尽其用而不浪费!
老话说,人一辈子吃几碗饭是有定数的。
暴饮暴食者大多短命,可以理解为封建迷信应验,也可以看做损害肠胃造成脏器衰竭,反正结果都差不多。
人活着全靠一碗饭,从古至今有人为此玩命、造反、甚至易子而食,难怪古人感慨:饿死岂在纹描,抛衣撒饭。
每餐做到不剩饭,应该是一个成年人的基本修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