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晨5点多,儿子就在床上翻来覆去,拉着我的手,对着我的耳朵说:“我不想去参加画风筝活动了,妈妈,我不喜欢去万达玩儿。”
好不容易一个周末,我当然不想起床,闭着眼睛摸摸他的头发说:“宝贝,我们都报名了,很有意思的,而且你们班很多小朋友都会在那里的”。
可是他还是不满意,开始哼哼唧唧,就是闹着不去。
我这才意识到他有些焦虑了,不想去只是一个借口而已。我睁开眼睛,看着他的眼睛,便主动握着他的手说:“宝贝,你是不是因为紧张,害怕画不好,才不想去参加活动?” 弄明白了他不想去的真实原因,我主动替他说出他的心里话,从他的角度去想问题,他会更容易听进我所说的。
他撅着嘴巴,点点头说:“是的,妈妈,我很害怕。”
于是,我又鼓励说:“昨天晚上你画的苹果很漂亮啊,明天画风筝也主要是涂颜色,就像你涂苹果一样,顺着一边平涂就可以了啊”。
儿子又说:“可是,妈妈我不知道风筝上要画什么,我从来没有画过”。显然,他没有足够的自信。
我想到去年他第一次参加合唱比赛时候,也是特别紧张,紧张的都不会笑了。便给他说:“去年你第一次参加合唱比赛时候,也是很紧张很害怕,而且当时爸爸妈妈还不能陪同上台,现在爸爸妈妈还可以陪着你一起来画风筝呢,你完全不用害怕啊,对吗?但是,现在你已经可以很轻松给别人唱歌了不是吗?”
儿子点点头,他的紧张缓解了一些,也不再那么抗拒去活动了。
他爸爸突然说了一句:“如果不去参加活动,我们去其他地方玩去”。
儿子瞬间变得犹豫起来,我马上说:“我们已经去参加画风筝活动,而且,参加活动认真画画,还可能会拿到奖品哦,其他地方下次再去”。如果不立刻做决定,孩子很容易发生动摇。最后儿子很开心的参加活动去了。
2
我想到我自己,类似的事情发生在我的身上,第一反应,我也是焦虑害怕的。
就像我去参加羽毛球比赛,我很清楚我是业余而且是新手,对手们实力都很强,我就当做娱乐和锻炼身体,而不是为了比赛拿奖,但是我依然无法避免紧张和焦虑。
因为成人跟孩子一样,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会紧张,而紧张就是自我保护的第一反应。它会提醒你,这件事情没有把握,没有把握的事情最好少做,这样才能确保你自己是安全的。
3
那么作为父母,面对孩子的紧张和焦虑时候应该怎么做更容易让孩子接受你的意见和建议呢?
1、站在孩子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孩子的情绪,与孩子产生共情。紧张情绪是很正常的,大人都不可避免,何况孩子呢?一味的讲道理,孩子可能会屈服于父母的权威,但是从心里只会把你归结为对立的人。道理孩子不是不懂,但是心里不舒服别扭时候主要想让爸爸妈妈来理解自己,跟自己站在一边。如果父母跟孩子站在一边,再来商量问题,会发现孩子也很配合你。
2、接纳孩子的情绪,积极的或者消极的。一个成人都不可能永远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何况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呢?接纳孩子的情绪,会让他情绪得到疏通,趋于平和,更好的认识事情。因为,让孩子心甘情愿去做一件事情,远比强迫来的更容易一些。
3、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用心。想想自己,再想想孩子,很多时候我们对待孩子过于苛刻,童言无忌的可能性。
当然,我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好在我在努力改进。毕竟,养孩子本身也是磨合自己的过程。一份耕耘,两份收获,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转发或点赞,谢谢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