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要设计问题,
让合作学习自然发生,
学生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
不是个人的挣扎,
而是团队的共业。
~ 曾志朗 ~
一节40分钟的课堂中有合计18分钟的多次小组活动,还有许多学生发言、检测、评价等互动,老师讲的时间这么少,学生真的能学到东西吗?
一堂敢于把大量时间“还给”学生,教师转身成为课堂活动的安排、引导和促进的角色,对教学者来说,需要的是现代教学观的建立、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的自信、娴熟的课堂把控能力和对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正确理解。
一堂初中英语课
这是一堂由深圳弘金地学校初中英语教师杨晴主教的七年级《Protect the Earth》单元写作课,在“麻吉星”公众号的“优课精选-精选课例”中可以找到《The Earth》课堂实录。
从课堂记录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这节课有18分钟的“倒计时”。教师使用倒计时的课堂场景有两种,一是学生自主阅读或做练习,二是小组活动。除了倒计时外,这节课还有全员参与的1次投票和2次评价,师生一对一互动的挑人6人和抢权2次,以及拍摄2张学生课堂生成图片上传展示。从数据上看得出来这节课的活动形式多元丰富,学生整节课应该都是处于忙碌状态。
一节课的各种活动统计数据杨老师将本节课主题保护地球的写作学习设计为完成一份报告(report),内容分成Problems问题、Causes成因和Solutions解决方法三部分,由小组共同完成。对照这节课的课堂记录可以看出课堂开始的导入和确定问题(Problems)用了5分钟;接着以5分钟倒计时的小组合作完成报告中的问题成因,加上一次投票、一次小组活动练习说句型、一次学生抢权上台朗读和一次评价活动,合计16分钟确定了Causes的内容;剩余17分钟则是通过两次组内、两次组间合作,共同完成解决方法构思和一份报告的总体评价。
《The Earth》完整课堂记录整节课一共进行了六次小组活动,分别是小组针对问题(problems)一起合作写出成因(causes)用了5分钟和组内成员3分钟的句型练习;在解决方法(solutions)环节老师则是采用类似世界咖啡馆(world cafe)的形式进行,先以3分钟进行组内共创,接着两次2分钟由其他组协助添加不同方法的组间合作,以及最后回到自己小组用3分钟时间完善整份报告,合计18分钟。在这六次的小组活动时间里,每一个学生完全投入其中,进行英语听说读写的训练。
世界咖啡馆
世界咖啡馆是一种小组活动形式,通常用于参与人数众多,讨论有限主题的活动场合。其设计是将所有人分散到不同“咖啡桌”,每桌有一位桌长,负责组织一个主题的讨论并记录该桌的讨论结果。除了桌长以外的所有人每隔一段固定时间,例如15-30分钟就换到其他桌,继续不同主题的讨论。在一段较长时间的讨论之后,由桌长汇报讨论结果。
世界咖啡馆活动形式(图片取自https://www.liederhalle-stuttgart.de/en/blog/mice-tips/world-cafe-methode/)本节课在解决方法Solutions环节,杨老师采取了世界咖啡馆的形式和主要精神,但改成人员不动主题(各组的report报告)轮动的方式,让各组基于原始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添加。每一组的报告先以3分钟小组活动写下初稿,接着经过其他两个小组,每次2分钟小组活动的润饰,再回到原始小组手上,进行3分钟小组活动,针对其他组别所添加内容做最后确认。
所有小组都完成报告后,老师随机挑一人,将小组报告拍照上传,并请小组成员上台向全班逐一朗读报告内容,再由全班同学对小组作品给分评价。
小修正大提升
这节课的六次小组活动分别使用了五人一组和两人一组的小组成员组合方式,五人小组用于共创报告内容,二人小组则用于针对报告内容的朗读与修改。
小组活动是课堂上一种非常好的促进所有学生参与的活动组织形式,但其前提是要保证每一名学生的参与,无论是在活动过程中的时间分配保障或内容贡献方面,否则便可能沦为组内“学霸”或小组长的表现时间。杨老师这节课在小组活动人人均等的操作上就有可改进空间,例如在第一次倒计时5分钟共创Causes的小组活动环节,可以细分下面几个步骤:
① 1分钟间每人思考并在一张长条形便利贴上写一个cause成因;
② 将所有便利贴黏贴到小组mind map工作纸上;
③ 每人30秒向组员说明自己所写的cause成因,合计2分30秒;
④ 个人针对工作纸上的内容发表修正意见,小组长以红笔修正,计时1分钟。
同样花费5分钟左右时间,对比原来让小组自己产出一份成果但不知道谁提供了哪部分内容的作法,经过调整之后,小组中每一个人都贡献了成果中的一部分,而且也都在组内练习了口语表达,每一个人所写的错误之处也被清楚地指出并加以改正。而使用便利贴的好处是所有人可以分开同时书写,但又很方便地能够汇总起来。
本节课另一个可以优化的环节是评价活动。杨老师进行了两次全员评价,分别是在9:37:50完成的针对所拍摄小组报告中Causes内容的评价,以及9:53:48完成的针对整份报告小组上台朗读的评价。这两次评价老师都让学生在1-5分之间给出自己的评价分数,第一次平均分是4.9,第二次是3.5。
这么做有什么问题呢?以第二次评价结果为例,打开学生给分的柱状统计图会发现,学生给分的实际范围是1-9分都有,最低的1分占到31%,最高的5分也有31%,还有11%给了超出5分范围之外的分数,很显然这样的评价分数是学生主观给分的,是随意给的。但这种评价的作法确实普遍存在于课堂上。
学生主观给分的评价数据那么评价活动应该如何进行呢?评价是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的最高层次,指向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既是高阶能力,显然必须搭配好的活动设计才能达成目标。这节课的评价活动为什么会出现学生随意给分的情形呢?主要原因在教师没有提供评价标准。建立的评价标准应该尽量细化、客观化,也就是有达到某项标准就给分,没有则不给。
以杨老师在后续课堂改进的评价活动中提供的评价标准为例,汇报流利(Their report is fluent.)1分、发音好(Their pronunciation is good.)1分、汇报时看着听众(They make eye contact with listeners.)1分,使用正确的单词和句子(They use right words and sentences.)2分,错一个扣1分,满分5分。仔细分析这些评价标准会发现,它们都精确指向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而且每一项都具备客观性。
英语汇报的评价标准课堂上要将评价标准表打印给学生,当同学在展示作品或表演时,每个人必须在评分表上一一打分,最后再送出个人给出的评价总分。经过这样的操作方式,所得到的评价分数就不会出现随意给分的情况,所得到的评价分数也就更加公正和客观了。
依标准给分的评价数据透过创设评价标准,以及要求学生依照标准评分,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创作过程和观察他人作品时,随时想着这些评价标准,无形中它们便逐渐内化在学生脑海中。
杜威说:“教师所要做的事,是使每个学生有机会在有意义的活动中使用他自己的力量。”生本课堂建立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现有认知水平与能力基础上,于最近发展区(ZPD)开展教学活动,坚持学生从做中学,在对话中理清概念,自主建构个人认知体系。在这样的新课堂模式下,传统上教师所做的传道、授业、解惑中,单向的“传”、“授”、“解”被自然地最小化,只在必要时以辅助的方式出现,转而以促进课堂互动、学生生成和自主学习的围绕学生思、说、写、做等主要课堂活动形式。
本节课老师只在句型教学时板书讲解评价活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指引,更是学习支架,小组活动则在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与生成,两者都是生本课堂的必要元素。但除了活动的形式,将细节做到位才是生本课堂能产生实质效益的有效保障。
注:感谢深圳弘金地学校杨晴老师提供课堂记录和评价标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