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 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采铜 著
开启全新思维方式的智慧书
为什么我们每天都很努力的在工作和奋斗,但总是收获不多,似乎成功根本就是存在于异次元之中,碰都碰不到,作者用手术刀一样的文字,精准的剖析了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种种禁锢,让人知道自己不是不努力,而是有可能努力的方向错了。本书从七个关键点入手,带领读者转变思维方式,让人们根据自己情况,切合实际的寻找出路,丰富心智提高成功可能。
因为你的存在,这个世界又增加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发现人生更多可能
生活中我们很容易被固有思维框住想法,但是所有的事情都不是片面的,展现给我们的只是其中的一面。
生活不是考试,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和正确模式,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未来,其实远比我们自己知道的存在更多的可能性。
因为应试教育,我们已经习惯了所有问题都有标准答案,惯性思维让人们喜欢有据可循的思考,如果没有答案和结论,就会很焦虑。
但是经验和知识本身就是要用来应用在实际生活中的,而生活是很复杂的,需要我们用勇气和智慧去解决问题,不用所谓的标准去衡量,要在思考中持续不断的摆脱思维的禁锢,才能够找到更加完整的自己,完美的充实人生。
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时间是最公平的,他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公正的分配,但时间也是最不公平的,因为如何度过每一分钟由人们自己决定。面对时间,有人很焦虑,恨不得一天能有60个小时,有人则是觉得太漫长,恨不得一天只有10个小时。
对待时间要用什么样的态度呢,作者提出“活在当下,郑重对待每一分钟。”
郑重不等于焦虑,而是一种认真的,不懈怠的对待手上正在做的任何一件事情。
哪怕是洗手,吃饭,上厕所。而不是永远在三心二意,做着饭想着要看电视,一遍健身一边要听音乐。
相比过去和未来,更重要的是现在,此时此刻此地正在做的事情。
对于目标,作者提出给自己做一个五年计划,不长也不短,实现目标刚刚好的时间段。
未来的几年是远期未来,做远景考虑是因为这样更容易树立一个前进路线,近期目标是实际作为,远期则是一个整体规划,从人生的价值出发,再做具体打算。
但是在设立远期目标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太宏大或者是难以实现的,这样很容易自己在近期受到其他诱惑或者是挫折的时候,就放弃或者是拖延。
关于合理利用时间,作者认为,我们所谓的合理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但是何为“正确”定义却是千差万别,我们喜欢马上能够带来好处的事情,不喜欢需要很长时间才会得到回报的事,这是很正常的。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只会关注到一件事情在发生的时候带给我们的即刻好处,而忽略了这一好处是否可以持续下去,产生长期的效果。
但是想要让自己不断精进,需要多做那些能够长期带来回报的事情,短期娱乐虽然能让自己觉得很过瘾,可是关上手机屏幕的那一刻,失落感就会到来,除了加重自己内心的空虚,没有其他作用。
尽管眼前看不到什么好处,比如说读书,练书法,背单词,但是将来总有一天这些储备会成为成功的基石,那就尽管放手去做。对于那些即刻能够得到满足的事情,要三思而后行,比如大吃一顿,看一个热门综艺,打一局游戏,虽然能够带来快乐,但是失落也会随之而来。
阅读经典就是一种能够产生长期效果的事情,越是经典的书里面提出的观点就越能接近事物本质,本质是人类一直追寻的,而经典作品在通过不同时期的反复阅读的时候,人们就会收获不同的知识和见解。
“对于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其预期寿命就会缩短一些,而对于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则可能意味着更长的预期剩余寿命。”
因此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控制自己,让网络的碎片化阅读,热门话题,还有短视频这种“即时兴奋”的刺激性事件离自己远一点,多深入追求一些充实自身的“长久受益”的事情,那么我们过的每一天都会是更有意义的一天。
把伟人当做朋友,把经典作品当做朋友圈,多花时间刷一刷,就会发现这些朋友会比现实中的许多人都更能带给自己心灵的满足。毕竟人生之路是有限的,时间也是一去不复返的,走好自己的路才最重要。
在现代讲求速度的今天,工作的人都会觉得今天的时间永远是不够用的,回家之后比上班还忙,要放松要吃饭要做家务等等。所谓的时间管理,只是能够让我们如何更加精确的细化任务,表面上看是自己控制了时间,其实反而让时间控制了自己的生活。而且总会有不断的意外事件来打扰自己原本做好的计划。
然后让我们变得对时间的掌控更加焦虑,别人问自己有没有空的时候,永远地回答就是“我很忙。”其实快并不是对时间追求的全部,要让生活更有节奏感才是结局问题的最好方法。
所谓节奏就是有快有慢,快指的是工作,慢指的是生活。
“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和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朱光潜”
在慢生活的时候也要提升慢的深度,如果只是被动的看综艺其实带来的是很浅的满足感,如果能够在生活中多做一些自己能够得到充分精神愉悦的事情,比如说和家人在一起聊天,去博物馆欣赏艺术品,做一些自己真正能够忘记时间的兴趣爱好,那么就能增加闲暇时间的放松深度。
而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人们喜欢的是满意而不是最好,因为最好的选择有可能做起来很困难,但是满意的选择更容易达到。因此要学会给自己制定高标准的目标,这样才能让自己更优秀,而不是为了满足眼前的欲望,退而求其次。
很多最优的决定有可能无法解决现实问题,但是却能实现人生价值,这就是成功人士与非成功人士的差距,只看重眼前的利益可能一辈子都是庸庸碌碌的。
所谓格局就是“看自己,看天地,看众生---《一代宗师》”
只追求眼下潮流,盲目从众,或者是之求自己利益,却不顾他人都是格局不够大,如果能从为他人的角度,实现人生价值,发现世界深处的真善美,那么这就是拥有大格局的远见。
并不需要人人都做圣人,但是我们要一直朝上看,多走一步多想一点,只要突破了现阶段就是好样的。
僵化思维会影响我们的选择,关于工作和娱乐其实并不是两件毫无关联的事情,如果能将爱好和工作结合起来,或者是一段时间工作一段时间发展爱好,那么就能够改善我们对于工作和休闲的看法。
不管对什么感兴趣都可以行动起来,让自己朝着那个兴趣深挖下去,说不定哪天就能成为自己赚钱的饭碗了呢。
对于选择很多时候都在受着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自己的身份就适合做什么工作,自己的将来就要按照大学的专业去找等等,但是身份并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而是社会赋予的,想要寻找自己的价值,目前拥有的身份并不重要。
2.马上行动,高效学习
万事开头难,但是只要开了头,后面其实做起来就顺利了许多,因为我们的思维会有一套自己运作的方式,有了开始后面就会按部就班的进行,其实我们在开始之前的纠结远比开始这个动作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最好的时机就是现在,择日不如撞日,马上行动就会发现思想负担卸下了很多。
其实在行动的过程中,就可以不断的通过修正来调整自己前行的道路,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够完全准备充足之后就一帆风顺的,现实是很多事情不做就不清楚里面到底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反馈,实际应用等等来让自己的目标趋于完美,让思虑更加周全。
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重要的是现制定框架,也就是工作最难的那部分,然后在考虑其他需要填充的次要内容,从难开始,后面会越做越顺利。
在观察世界的过程中,无论是看书还是透过摄像机,都要养成思考的习惯,因为我们看到的都是表象,想要深入问题的本质,就要透过表象看到本质,不能依照传统的思维方式,而是要跳脱出来看问题。
提问至关重要,不仅是用于学习,在实践中如果能够不停的找出问题,那么就能够更好的加深思维的深度。
问题就像是引领我们进入事物深层的引领者,只有问题能带着我们更进一步的思考,对于未知,我们只有不断深入才能更进一步的了解本质。
要根据当前的学习材料来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看过一个东西之后要从表面深入内涵,积极引发思考,不让学习停留在表面,而是要知其所以然,不管是读书还是看电影,都要往审深里想一步,所有的经典作品都不只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深刻的内涵需要自己去体会。
如果只是看而没有运用思维去观察的话,就会损失掉一个好机会,其实看过之后猜得出的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体会的过程,我们在其中得出了什么样的体验,如果是经典作品,就连其中的标点符号其实都有深层的含义,就看我们怎么体会了。
其实我们的技能并不在于自己能够记住多少东西,而是最终能在实际情形中运用多少,在大脑思考的过程中,一样需要断舍离,只有简洁直接的思维方式,才能够更加准确的对事情作出判断和结论。
没有价值的信息需要被过滤,哪些有用哪些没用,需要我们对信息的有效性进行判断,想要有效的信息就要从有效的信息源开始了解,宁缺毋滥。
热门话题虽好,但是一味的追求时效性,得到的大多都是表面肤浅甚至是未经证实的消息,要给自己思考的空间和余地,不管是传播知识还是吸收知识,简介是一个最有效的方式,没有人喜欢罗里吧嗦的说一堆没用的话 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但是现代的网络时代,很多人为了凑字数,都更喜欢拐弯抹角的说话,或者是把一个很简单的句子加上各种华丽的形容词说的很复杂,这就导致了我们阅读和理解时候的障碍。
人在思考的时候必须依赖记忆和经验,这是结论的根据,但是也是思维的“墙”,所以运用图像来思考远比用文字来的更加灵活,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思维导图如此火的原因之一吧。
3.用努力的态度精进每一天
其实努力与进步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需要有努力的正确方向才能达到,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就能够更容易成功,相反如果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事情,努力的结果也未必是好的,在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中,固有思维是一种普遍行为。
如何能将僵化思维打破,改变为成长型思维呢,重点就在“开放”,不管是行为模式还是思考态度,都要呈开放性,贴标签是不行的,不要什么还没做就开始下结论,要打破自己思维的墙,努力做到最好。
其实天赋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玄妙,后天的精进努力一样可以超过那些有天赋的人。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才能,才能是可以通过锻炼得到提高的。
所谓精进的态度,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不将就,不能得过且过的为了完成任务而糊弄,很多领域的佼佼者都有一股执拗的劲头,不做好决不放弃。比如说王羲之的将池水染黑,就是最好的例子。
我们身处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很多时候面对知识都是不求甚解,为了能够追求最新最快的资讯,而放弃深挖知识的机会,我们的耐心变得越来越少,注意力越来越不集中。喜欢追求刺激和热点,却忘记了深入研究之后带来的愉悦感。
在现在所谓的追求短平快的时代,有几个人原意持续不断的注入自己的热情在毫无回报的事业中呢。
没有创造,新鲜就会死亡,学习力就无法得到提升,所以我们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为努力制造一些难度,提出一些高要求,这样通过自自己持续不断的练习才能够让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不求甚解得过且过的态度是无法走入精英层的。
在日新月异的社会,想要赢得资源拔得头筹,就必须要有独创力,所谓独创就是能够想到别人所难以想到的那一面,走少有人走过的路,这要在风度的知识基础之下才能够通过“盲猜”来判断人们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他们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想法也都是各不相同的。
用自己不同的思维在世界上占有一些之地,就要与众不同,而不同是从各种相同中慢慢演化出来的,想要成为精英,就要在平常的日子做一些不平常的事。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很多思考的模式,从心开始改变行为,精进这个词说起来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只要有心,每天努力一点点,踏实的走好每一步,其实成功离我们并不遥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