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学习法学的时候,到了第一学期的期末我仍然没有头绪,面临刑法和民法的那么多法条,我实在没有兴趣去阅读和记忆这些在我看来丝毫没有意义的文字,于是经常困惑于这个这个枯燥的学科该怎么学,我甚至担忧自己是否能通过考试。期末考试阶段,依然看不下去“实体法”的书,感觉到前所未有的郁闷,那时学校里“郁闷”是个极为流行的词,这个词被赋予了很多内涵,能表达出一切说不清楚的情绪。
于是我索性不管考试的焦虑了,在图书馆随意翻别的书,拿起一本很薄很不起眼的《法的自然精神导论》(清华大学法学院江山著),随手一翻,就看到这样一句:世界本无分析,同一不二。无奈体变相养,诸相同构而为在,使世界呈为分崩离析的境状。蓦然脑海里在刹那间就演绎了一个浑然无分的宇宙顷刻破碎而呈现出山河壮丽万物丛生谓之大千世界的过程,我又默念了一遍“分崩离析”这四个字,豁然明白那些数百上万条法条的景状恰好可以用这个词来描绘。所以,我带有点儿自嘲意味地抚慰了自己——没有兴趣看那些书不是我的原因——是分崩离析的状态需要综合,才有趣。
于是我囫囵吞枣地浏览了该书,虽然有很多名词和概念极为陌生,90%的段落我都看不懂,但是我还是确认这是一本很有价值,尤其是在未来会更有价值的书,我也重拾了对法学这一学科的兴致,毕竟,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思路,原来法学还可以从“综合和还原”这样的角度来研究。走出图书馆时,我已经一扫之前的阴霾,笼罩了很久的郁闷情绪也消失殆尽了。
同构先生说:读江老师的书,有三种境界:一是读不进去;二是读进去跳不出来;三是读进去又能跳出来。品读江老师著作,可以感受他以经化经、以智化经的深厚内功。
如何把握江老师著作的脉络?感觉很难读下去,不知道在说什么?有不少人在初读江山著作的时候,都会提出这个问题。
我阅读的乐趣在于过程,并没有想着要找到作者的目的,在阅读的过程中,明白了就明白了,不明白也不停顿不纠缠,顺其自然,有时候会有感悟自动涌出来,也许通篇下来只对一个句子有感觉,那也是收获。过些时候,再读第二遍,发现又会有更多的感悟。
有时候觉得江老师的著作是在以散文的方式写哲学。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此外,文中也有不少长句子,可是有些时候长句子是必要的,长句子有长句子的必要,反复读后就会发现其中奥妙,而且也会更加发现短句子的奥妙,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有无相生,前后相随,长短互济的。
如果说江老师的著作是一个建筑群,那么观者,可以先有个轮廓概念即可,或者说先深入了解一个细节——例如一扇门的门钉、屋檐的装饰、窗户的花纹即可。
曾经,在读诗人无预的诗作,以及他聊起自己的创作观和人生观的时候,我蓦然发现他和江山老师著作中的思想极为一致,于是我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你和江山老师的思维境界在同一个层次,不过你是用诗词的方式,言简意赅;而江老师是用学术著作的方式,学术著作是能被以后的学人来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的,就像康德、斯宾格勒和罗素等人的著作一样。
诗人无预很谦逊,说:我哪敢跟江老师比,江老师的著作是航空母舰,而且只是江中的一条小舟。
诗人的表达方式总是很有意趣。
不管怎么样,我从无预和江山的作品中得到了同样的滋养,此外,我还发现了一位虽然作者名不见经传,但是也写出了具有相当潜在价值的著作《宇宙的第三种猜想》《生命藏在量子中》(柳振浩著)。
不同形式的三种作品,却殊途同归,揭示了同一个意境。
一切著作都是桥梁,指引你达到你想要去的地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生中的一切遭遇都是必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