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命哲学北清诗词会诗词学院
思索在人类巨变的门槛上 ——评《法的自然精神导论》

思索在人类巨变的门槛上 ——评《法的自然精神导论》

作者: 水木心艺 | 来源:发表于2018-09-03 20:31 被阅读62次

        我之所以为我,

        因为不能苟同他人。

        倘若原来已有,

        倘若现在也有,

        也就不存在了——应该的我。

         我之所以为我,

         并不是为了寻求避乱的处所。

         如果忍让也需要,

         如果流血也应该,

         一万个挫折后面——还是我。

        这是本书的作者多年以前写的。读了这首诗,你是否有同感?是否从心底涌起或多或少的“我就是我”的自豪和狂妄。我不禁想到数年前我也曾在自己的第一本诗集的前言中写过几句:喜欢无拘无束,象一阵清风;喜欢淋漓尽致,象一场夏雨;……微小但却真实,就让我成为我自己。是的,作为自然界的万物之灵,从混沌的“物我一体”的状态中分化出来,每个人都有理由产生傲视群物的自豪感。在某个阶段,追求个性,追求自我的价值成为人类文化进步的巨大动力。

         那么,是不是到此,人类的思绪就可以驻足不前了,是不是就可以认为是大功告成了呢?远非如此!在我们的思绪还局限在人域内的种族冲突、宗教纷争、腐败等现象时,在我们的争论还围绕在环境法是公法还是私法,民法典应该民商合一还是民商分立时,作者思维的触角已经探索到了人域之外更广阔的天地——世界的真相、生命的本质、法相与秩序、善与恶以及正义等等,并建立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学术体系。

        由于对自身生活环境的不满,以及对现实的关心和忧虑,作者力图从历史、哲学中寻求答案和解决方法,在勤奋求索之后,得出结论:我、生存环境、社会、人类、地球、太阳系……宇宙都不完善,并且任何事情都不能孤立地获得解决。在古今中外前人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果的基础上,作者认为现在应着手进行的是科学与哲学,东方与西方,人与自然的超越。在这种理念下,作者破除了“身在此山”而“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局限,在一种意境高远的背景下,对法以及法的自然精神进行研究,涌现出不少独到之处,引人深思。

        在本书中,作者透过千差万别的规则,总结出各种规则所依赖的基本原则:即有利原则、习惯原则、妥协原则、选择原则、重复原则、均衡原则。在本书中,作者探讨了自在法向人在法过渡时出现的特有现象——准人在法:生命规则、生存规则、群的规则、性的规则、伦理规则、神的规则、财产规则和权威规则。在本书中,作者分析了群自我伦理、熟人伦理、地域伦理、契约伦理、人域伦理,你将对正义有全新的认识。  

        从本书中,你将获知:生命是一场骗局。但本书并不只是告诉你这样一个让人类悲观的事实,其可贵之处在于告诉我们:认清骗局之后,人该怎么做。我们应以积极的心态,“反其道而行为,去超越它,摆脱它。与其做DNA的奴隶,不如做存在的自觉者。这就是我们当下的性智觉悟。”(见书260页)

        作者简单而不乏诗意的语言告诉你许多只可意会的东西。例如:鼩鼱A说:摆脱鼩鼱吧!于是某些鼩鼱就变成了猴子。猴子A说:摆脱猴子吧!于是某些猴子就变成了猩猩。猩猩A说:摆脱猩猩吧!于是某些猩猩就变成了人。人A说:摆脱人吧!于是……(见书256页)。还有:人之所以为人,不是其为生存之强者的独立特在,而是…人之所以为人,不是此在的自得、自娱、自妄,而是…人之所以为人不是主宰存在或生命体系,而是…人使所以为人,就是要体悟并实践为人之物欲、情怀、形载的终极解脱,就是要摆脱生存,摆脱人。(见书28页)

        乍看到本书的结尾: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并非悲剧,而是一种非人的超越。你或许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当你读完了全书,那么一定会理解其深意,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其实,本书只是作者一系列著作中的一本,在你阅读了相关书籍(《互助与自足》,《人际同构的法哲学》等)之后,你将对书中的体、相、用、在、互助、自足、群自我等概念有更准确的理解。  

        本书是从学富五车的大脑中流溢出来的,因而是以深厚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成就为基础的,发人深思;本书是从充满忧患的心灵中流溢出来的,因而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晦涩的符号堆积,而是充满哲思和关怀的诗篇;本书是作者在人生某个特定的时刻撇开尘事,立于山巅,闲望苍穹时的想法,能提醒整天忙于生存的我们,现在人类正处于巨变的门槛上,如何处理好人际大事(人的价值、生态平衡等),是每一个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一本对于世俗的世界和本原的世界都有所深刻阐述的书,值得我们阅读;一本对于个人的前途和人类的前途都有所启示的书,阅读之后,肯定会受益非浅。是的,本书是一个概括,就象一个恢弘精美的大厦只建立起了支架,更多的内容还有待丰富和完善。本书渴望读者的参与,期待一个新的互助与自足的过程。

        以上是我在阅读了本书之后,又禁不住读了几遍之后的想法,也许溢美之辞过多,因为对本书和本书的作者来说,批评或许更重要。可是,目前的我还没有能力做到。我也非常希望有人能做这方面的工作,这将不仅仅只是有利于书、读者和作者。

【注】本文为依据江山著 《法的自然精神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年9月第1版所写的评论,参加了清华大学的一个书评大赛,并获奖。

相关文章

  • 思索在人类巨变的门槛上 ——评《法的自然精神导论》

    我之所以为我, 因为不能苟同他人。 倘若原来已有, 倘若现在也有, 也就不...

  • 世界和它的概念——江山

    导语:多年以前,先后看到了江老师的三本书《中国法理念》、《法的自然精神导论》和《互助与自足》之后,我叹为...

  • 晚霞盛开在天边

    前几天,选编了著名法理学学者江山老师所著《法的自然精神导论》中节选的《世界和它的概念》,有从未谋面的微友留...

  • 脑洞:一言不合就翻脸,全是套路。

    人类对自然的欲望,应建立在敬畏之上。 物质上简朴至极、精神上充实丰盈的生活状态,才是人类和自己、和别人、和大自然的...

  • 去大自然中奔跑

    跑步是人类的本能。在大自然中奔跑是人类本能在自然中的宣泄。大自然公正无私,没有偏心,不设门槛,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

  • 人类的思索

    把一种愿望甚至一种诅咒以规律的形式,强加给科学,是极粗浅的行为。科学必须是谦卑的、深思的、倾听的、公正的。没有与科...

  • 【书摘】《自然法:法律哲学导论》| 导论

    原文链接 《自然法:法律哲学导论》 登特列夫 著; 李日章、梁捷、王利 译; 新星出版社;2008-6-1。 这个...

  • 法和它的自然精神引言——江山

    导语 人类正在其为人的剧变的门槛上。已故著名法学家韩德培在江山所著《互助与自足——法与经济的历史逻辑通论》一...

  • 在冬的门槛上

    在冬的门槛上 诗/江南谷青 童话疯长的季节 居然脸色铁青 气温剥夺了很多绿 有些草树 等不及喊预备齐 噼里啪啦 打...

  • 在迈向中年的门槛上

    年近而立,中年群体的朋友在朋友圈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作为局外人看到一些问题,。这部分人包括 1:看着自己长大的长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索在人类巨变的门槛上 ——评《法的自然精神导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ii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