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
政府治理社会简政放权与加强管理的关系,在市场和政治上的理解
这是一道热点题,估计很多机构在考后都宣布押中题了。你会答么,你有思路么?今天我谈类似题的难点,明天发我的答题思路,敬请关注。
这道题要求从市场和政治的不同角度,看政府治理社会简政放权与加强管理的关系
看问题是有角度有立场地看,特别是对这种管理思路的理解。
政府为什么要放权?作为一个对策,它要解决什么问题?同时,政府为什么要加强管理?加强管理与放权什么关系?二者矛盾么,如果矛盾,为什么会同时出现?如果不矛盾,你能说出理由么?
逻辑环环相扣,答题才能步步为营。
不同的角度就是不同的立场,屁股决定脑袋
从限定角度立场看问题,就是你以特定身份或地位看问题。比如以政府的角度看问题,就是以政府的身份立场看问题。
比如2013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A级
(三)围绕“给定资料”的主旨,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50 分)
B级
(三)根据“资料 2”和“资料 7”,从基层公务员的角度出发,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50 分)
这两道题要写的都是诚信。诚信是个热点考题,但是从基层公务员角度,论证逻辑和从政府角度截然不同。
从基层公务员角度,对于诚信问题可以怎么做,应该怎么做,能够怎么做?
加强监督?谁监督谁?基层公务员角度的限定,你是让他去监督,还是被监督?如果是被监督的话,还是基层公务员角度么?
热点题或者同一问题出题人敢出,就是因为角度不同则论证逻辑不同
申论是用文字讲道理,面试是讲道理,无论形式如何都是强调道理的论证逻辑。
每年都有很多机构在考前发布大量的押题资料,以大事记的方式把一年的事情事无巨细地说一遍,在我看来是个事倍功半的复习策略。
因为同一个事情,角度不同论证逻辑完全不一样。
2016年联考公务员申论写作题
(四)参考给定资料,结合当前政府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形势,以“众筹:金钱之外的价值”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40分)
创业的热点,众筹的热点,价值观的热点齐了,你会写吗?
这道题的角度怎么理解?“金钱之外”的限定,导致了什么论证角度限制?在这里金钱是名词还是动词?“之外”是排除金钱还是包括金钱?如果是排除,这道题就变成了脑筋急转弯,你怎么写?
所有的热点范文瞬间被打爆。
在强调一遍,逻辑环环相扣,答题才能步步为营。
本篇文章系原创,首发于今日头条柳夫子讲道理
柳夫子讲道理 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欢迎转发,转载需署名授权,已委托维权骑士,全网维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