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不剃头

作者: 仗剑执壶牵只狗 | 来源:发表于2019-02-16 12:30 被阅读1次

城北,告示墙。

“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 一识字的后生将告示内容念了出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能说剪就剪!”,此话一出,周遭百姓也随之附和起来。

“就是,咱汉人哪有剃发留辫的?”

"对,打死不剃发!"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穷人似乎没有活下去的权利。西城是穷人居住之地,也是这个城市藏污纳垢之所,穷是因为生产生活得不到满足,闲人越多治安也就越乱,这里鱼龙混杂,各种帮派林立,也是汉人密谋反清的绝佳场所。

"堂主,满清鞑子已经颁布剃发令,要求十日以内,全部剃发。"

“果然野蛮之族,百姓反应如何?”

“城里百姓反应都很激烈,激进之士更是说打死不剃发。”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惨状不要再上演了,百姓无须为此空流血,此事要从长计议。”

.........

城外有一僻静偏幽之地,名为“洞山”,山不高,临水而立。山上枫树居多,秋时登山,可赏满山红叶开遍,远眺人间烟火之景。山脚有一书院,名曰“青山书院”。

青山书院,培育诸多才子之地,也是激进思想的发源地。

“柳山长,您看此事该如何应对,满清鞑子是奉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政策的,我大明子弟不能白白惨遭此屠戮啊!”,韦忠良深觉此事不能从正面违抗鞑子的政策,只能走些偏门办法,于是赶紧从城西赶来青山书院找柳山长商议。

柳山长师从明朝有名的大儒,进士出身,于官场不得志,遂创办青山书院。

“韦堂主,此事我已知晓,对策倒是想出一个,我说来与你听听。”

“柳山长,您请说。”

“鞑子为满族,与我汉族的风俗多有不同,这剃发令正巧在正月里颁布,我们何不在这春节习俗上做做文章?”

“山长的意思是?”

“我大明子弟不愿剃发,想来一是受自古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观念所致,二来就是不愿归顺满族鞑子,也就是思旧,而重点就在思旧上。”

“此话何解?”

“思旧思旧,谐音死舅,我们大可说汉人自古以来,正月不剃头,剃头则死舅,以此来抵抗剃发令,韦堂主你看如何?”

“妙,是在是妙,受教了,我这就安排人去城里宣传。”

“好,辛苦韦堂主了。”

“这是哪里话,我相信,我大明王朝绝不会就此覆灭的....”

..........

相关文章

  • 正月不剃头

    城北,告示墙。 “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 一识字的后生将告示内容...

  • 谁说正月不剃头?

    民间传说里有个不成文的习俗,叫“正月剃头死舅舅”,其实这是典型的口口相传却传成了误传,最后又把误传当成了习俗,这个...

  • 正月里头发如杂草,要不要理发

    “正月里不剃头,剃头死舅舅” 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源于清朝。当时清军入关为了移风易俗,要求将汉人的头发从前部到脑顶...

  • 2月24号

    我的简书生病,终于治好了。 在我们当地,有这样一个习俗,正月不剃头。如果发现有人去剃头,老人就煞有介事的说,正月不...

  • 正月剃头

    头发又长长了,得理发了。可现在是正月里啊!俗语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正月里,我可是从来没有剃过头啊! 搬过...

  • 正月不剃头——思旧闹剧

    文/非灼 我国大多数地方都流传着"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头发和舅舅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很多人可能都不了解。 这得...

  • 《春节风俗——正月不剃头》

    [福][旺柴] 大年初二,古老的传统貌似应是回娘家。但我不想说这个习俗,我想说个大清以来才形成的风俗习惯——正月不...

  • 你舅舅安全了!二月二龙抬头缘由你知道吗?

    民间一直流转着一句古话:“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配合这句话的还有“二月二,龙抬头”。春节正月,民间有很多禁忌习...

  • “正月不剃头——思舅”之说

    每年临近春节的一段时间是男士们理发的旺季,究其原因,一是准备精精神神地过年;二是若年前不理发,就要等到出了正月才能...

  • 正月不剃头的民俗溯源

    关于过年的民俗很多,其中有一条民俗禁忌在正月里常常被人提起,那就是“正月剃头死舅舅”。这句民俗禁忌甚为奇怪,为什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月不剃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pb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