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

作者: 水雨而 | 来源:发表于2022-11-08 23:20 被阅读0次

    林语堂先生说,幸福人生无非四件事:睡在自家床上,吃家人做的菜,听爱人讲情话,跟孩子玩游戏。四方食事,人间烟火,吃好一日三餐,过好一年四季,就是最好的生活。当然有人会说,时代不同了,我们不能用那样的时代看今日之生活。

    一日三餐是一种文化现象,随社会历史和文化传承时代发展固定下来的早中晚的三餐餐制。在中国人传统里,一天吃几顿饭的餐制是有些讲究的,餐制是可以让我们洞察历史文化,感知先民世俗生活的脉搏,闪耀着先民们“天人合一”的哲学之光。餐制的演变是从农耕文明发展出规律的两餐制,到两宋时期的三餐制,最后形成固定的餐制一直流传至今。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不管是一日两餐还是一日三餐,都是由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形成的。

    平淡又忙碌的日子里,和家人一起享用三餐四季,就是给身心最好的滋养。中国人的传统里,妈在哪家在哪。我们的母亲总是很神奇,她总是有着超常的厨艺,记忆里她总变魔术般能把一日三餐,做成不重样美味佳肴,不管是自家菜园里的食材,还是各种时令蔬菜,经过精心挑选搭配,总能烹饪出色香味美佳肴,成为成孩子们最爱吃的一桌饭菜。也正是这一桌饭菜,牵住一颗游子的心,无论天南海北,春节回家成了中国人魂牵梦绕。

    即使那种普普通通的青菜,勤劳的母亲也能做出个种美味。比如记忆里有种青菜叫矮脚青,和北方油菜相似,菜帮短而厚实,叶片特别宽大,炒着吃就有甘甜可口味道,无能走到哪里都不相忘。母亲还有腌制各种小菜的本领,无论炎炎夏日还是数九寒天,她用时令青菜做的腌菜格外好吃。每次做腌菜,母亲都很讲究。洗菜的活儿很细,将菜叶一片片扳下,浸没水中清洗,青翠的颜色弥散,绿意晕染一片波光。把菜叶褶皱里的尘土泥渣淘洗干净,挤压水分再晾干后,放入腌菜坛子制成腌菜,一日三餐皆可食用。上学走读和住校是常常带上一瓶这种腌菜,有原味的、辣味的、芝麻香油味、猪油炒过的等各种口味,可以让我们每周都不重样。

    我有一位同时,刚来单位上班时面色蜡黄,清瘦矮小,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可前最近发现她气色红润,状态都好了很多。问她最近是怎么保养的。她说没啥,就是每天和爸妈一起吃饭。三个月前父母退休后,便来城市里和她一起生活。早上起床洗漱过后,妈妈早已准备营养早晨,吃饱上班精神饱满。她还说现在每天回到家,开门就能闻到饭菜的香气,一桌饭菜荤素搭配,非常可口。

    她的父亲母亲也经常一起上菜市场买菜,一起洗菜煮菜。几十年如一日,两个人总是挤在一个小小的厨房里,哪怕烟熏火燎,都不曾变过。有时会有争吵,但餐桌上依然还是有对方喜欢吃的菜。他们的感情也像厨房里煲的那锅汤一样,一点一点,越来越浓郁,不那么激情澎湃,但细水长流。

    现在,每天一家人围坐,品尝一蔬一饭的味道,感受一碗一碟的温度,里面盛着的全是父母的爱意。外面的条条框框、疲惫委屈,都能在碗筷的碰撞间,消融化解,心之向往。曾经在网络上看过一句话:一家人彼此相爱,最期待的那一点不就是夜幕降临,灯光下,彼此坐下来,就着热腾腾的饭菜,吞咽一天的辛苦奔波。不管眼下的生活多么难熬,只要家人围坐一桌,三言两语间,就能够驱赶身体的疲惫,缓解内心的焦虑。

    记得小时候,每次过节时候,家家户户最忙碌的是厨房里,父母之间的协助、孩子蒙的欢笑声、与父母的低声交谈,凝聚起了一家人的情感。现在,过节新方式,很多在外面吃,这确实方便,但总少些厨房里的交流,少了厨艺的展示,少了些欢笑。酒店里的饭菜或许丰盛很多,但吃着吃着感情就淡下来许多。想起一起下厨房日子,互相帮助打打下手,也是日常生活最美好的陪伴,厨房里热气腾腾,小日子也就活色生香。

    陈大咖在《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写道:人生在世,无非“吃喝”二字。将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往往靠的不只是嘴巴,还要有一颗浸透人间烟火的心。如果呆在厨房里,准备一日三餐的美食,认真地挑拣着每片菜叶,清洗每颗叶片,每天为一家人人做上可口的饭菜,这是多少句“我爱你”都无法比拟的。

    每天都一日三餐里,谁家厨房热气腾腾,谁家的日子一定不孤单,人生忽如寄,莫辜负茶、汤和好天气,更不能辜负一日三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日三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pg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