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青春
一场回家过年的“文化苦旅”

一场回家过年的“文化苦旅”

作者: 独行声 | 来源:发表于2018-02-07 12:22 被阅读37次

时隔一年,再次踏上回家的旅程。农历戊戌年年关将近,回家过年成为了不可阻挡的文化潮流。

不过在今天中国高铁遍地的情况下,我还是没能找到一条直通故乡的高铁线路。伟大的河西走廊虽然已经有了高铁运营路线,但却偏偏少了我的故乡——武威。

余秋雨先生在自己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中以走出去讲学考察的方式写下了他自己对于中华文化的感悟以及有关中国文人们人格精神的深刻思考,今天,我也经历着自己的“文化苦旅”。整理行李的时候才发现,行李箱的拉链不知什么时候坏了,不得已借了室友留在宿舍的空箱子。走进前往省会兰州的硬卧车厢,属于我的一场苦旅才刚刚开始。

坐火车最怕遇到什么人?对很多人来说答案恐怕是六七岁以下的孩子吧。无休止的哭声和肆无忌惮地嬉闹,还有家长们自以为是的敷衍管教,伴随了我的整个回家之旅。

在别人眼里,孩子们是天真可爱的。但是真正地身临其境就会发现那都是骗人的。面对对面哭闹的小孩还有家长之间你来我往相互埋怨和争吵,头痛欲裂的我毫无办法,只能继续“享受”这漫长的“文化苦旅”。

如今,中国人口的巨大流动已经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人们携妻带子,背井离乡,前往大城市寻找新生活。到了每年的年关时节,则会义无反顾地踏上回家的旅程。毫无疑问,这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潮流。很多人返乡顶风冒雪一票难求,也有很多人只能站着回家,相比之下坐拥卧铺的我倒显得幸运而奢华了。

这一趟武汉到兰州的火车要走20个小时,要去武威还得再买一张4个小时的火车票。我跋山涉水,穿山越岭,花费两天时间在天黑的时候才回到阔别一年的父母身边。这一切,都是为了在家过一个年。这大概就是自己身处异地求学一年中最温暖的盼望。

南方学校的寒假普遍较短,加上实习,我在家的时间不超过20天。算一算元宵节已经是四年都未曾在家待着了。辛辛苦苦回家过年,年还没过完,就又得风尘仆仆地回到异乡,这样一对比,反而千里之外的故乡倒成了异乡,而这不是属于我一个人的“文化苦旅”。

回家的这天,时间已经走到立春,寒冷的冬天终于可以结束了。马上要过年了,家里依旧在忙碌。生活是艰辛的,而我们依旧需要不断前行,继续人生的“文化苦旅”。

相关文章

  • 一场回家过年的“文化苦旅”

    时隔一年,再次踏上回家的旅程。农历戊戌年年关将近,回家过年成为了不可阻挡的文化潮流。 不过在今天中国高铁遍地的情况...

  • 一月书单

    文化苦旅

  • 有文化的人

    读17年版本的《文化苦旅》,似乎很陌生,可《文化苦旅》我也读过几回。可能才疏学浅,不甚了了吧。翻出家里的《文化苦旅...

  • 文化苦旅:其实乐在其中

    说是“苦旅”,我看先生乐在其中。 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的最大感受了。 自从学过《道士塔》,《文化苦旅》于我而言就是可...

  • 喜欢旅游的人,不妨去看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

    喜欢旅游的人,不妨去看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 看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深感其文化底蕴深厚,见...

  • 文化苦旅

    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所以苦难,却绝不赞美任何苦难。 人之所以能在流放的苦难中显示人性,创...

  • 《文化苦旅》

    穿越百年血泪 寻找千年辉煌 新的阅读历程,我选择从这本文化苦旅开始,这书读来确实很苦,散文的形式,读来竟有历史的重...

  • 《文化苦旅》

    这是一本在我家静静躺了几年却始终被冷落的书。当我从书架中拿出积灰三尺的它时,我从它的封面读出一种“严肃”的...

  • 文化苦旅

    我们这些人,为什么稍稍做点学问就变得如此单调窘迫了呢?如果每宗学问的弘扬都要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那么世间学问的最终...

  • 《文化苦旅》

    余秋雨先生的每篇文章都帶給我心靈的洗禮,給我極大的震撼。“一路傷痕斑斑,而身心猶健”,苦旅不是痛苦的旅程而是創作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场回家过年的“文化苦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vo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