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冰楠璇
-1-
在微博上看见两则老人的新闻,心一颤,眼泪吧嗒吧嗒地落在手机屏幕上。
一位退休老教师,穿的虽然破旧,却很整齐,每天夜里出去捡垃圾。他省吃俭用,把钱捐给贫穷的孩子们。当有记者前去采访,问为什么只有晚上出去,不会冷吗。老教师的话让记者们潸然泪下――“白天有人捡,甚至以此为生,我不能抢了别人的饭碗。”
他在资助大学生的同时还不忘捡垃圾的穷人。他在帮助大学生的同时也在帮助捡垃圾的穷人。垃圾有限,每多一个捡垃圾的人就会减少穷人的一顿饭。他选择深夜出去,夜深人静的时候,既帮助了清早打扫垃圾的环卫工人,又间接留给贫困人的一顿饭。
他用捡垃圾的钱,资助上不起学的大学生。老人用捡垃圾的一点钱给予贫困大学生无价的知识,老人尽他所能地帮助他们。虽然比不了出手阔绰的老板,但他的精神无价。
-2-
一个卖烤玉米的婆婆在广场门口摆摊,有人发布到网上,引来一大批热心人的转发,当地居民纷纷到此买婆婆的玉米。婆婆笑着把玉米递给每一位顾客,可当有人掏出一张一百元人民币买一颗玉米,或者直接塞给婆婆钱的时候,婆婆脸上的笑显得僵硬。
婆婆说,“我很高兴你们来买我的玉米,但是我不会接受别人的施舍。”她有儿有女,却不要她们的赡养,她说她还动的了,自己有能力养活自己。
记者去家里采访,老婆婆住的破旧却很整齐。墙壁上挂着那张几十年前和老伴的照片,还有镜子缝里插着子女的照片和全家福。那时的婆婆还很年轻,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形,不比明星逊色。
婆婆身上有那么一股力量,她不服输,人穷志不短。她脸上常是挂着一抹笑,带给人一种力量,是生活的力量,是自强的力量。
-3-
总有那么一些人,像老伯那样无私,像婆婆那样自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群,有人想拼死活着,有人想尽自己所能做些什么,有人只要活的快乐……
我记得一年前有一则火爆的新闻。一位80多岁的瘦弱的老人,有高额的养老金。却住在一间狭小的屋子里,每天蹬着三轮出去捡垃圾,过着穷人的生活。他每个月坚持为福利院捐钱,供上不起学的孩子。
最后老人因为年龄大了,不幸去世。临终前,他写了一封信,一笔钱,和一个铁盒子。
信里说:孩子们,爷爷不能继续供你们读书了。爷爷年纪大了,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你们要好好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盒子里还有几百块的零钱,那是他用捡来的瓶子、废纸换来的,还没来得及存。
-4-
他把全部财产捐给了福利院、学校、村子,足足有五百万。在平时,谁能看得出他是有百万身家的人。
他的儿子女儿常年生活在国外,总想把他接出去,他却不愿意。孩子们只得每月给他打一笔钱。老人不愿花,攒在一起,每天蹬车捡垃圾。
这么多年来,被这位老人资助过的学生过百。如果没有老爷爷,估计他们现在还在家里“砍柴”。
当老师们告诉那些孩子们,爷爷去世的消息时,孩子们哭肿了眼。曾经有那么一个人,每到周五都来看他们,给他们带来好吃的好玩的,给他们讲老故事教他们道理,给他们讲笑话逗他们笑。
现在,老爷爷走了。当我看到孩子们哭成一片的图片时,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是啊,孩子们没有了善良的老爷爷。听说爷爷走的很安详,脸上带着笑,你天堂那边,我们全都为您祈福。
-5-
也许他们已经这样默默无闻了好多年,不需要被别人发现,也没想要邀功请赏,只是做一个善良的“穷人”。他们的善举不仅代表了自己,也代表了在现在这样的社会最善良的人。
也许会有很多质疑,但又何必去在意。也许这个社会慢慢变得“冰冷”,但是总有这样一群人会给它盖上“爱的棉衣”。
她们用善良充当温暖,融化社会上一块块贫穷的冰山。
在那块贫穷的土地上,有我们看不见被土掩埋的血和汗,也有不能体会得到的微笑背后的心酸。
张若昀在慈善之夜上对唐艺昕说:“愿我们都是善良的人。”现在我想对那些生活状况在社会底层,精神却在食物链顶端的人说一句――感谢你们的善良温暖了寒风中的他们。
无戒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写作训练第九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