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今生》的作者,布莱恩·维斯博士,是位心理学家、科学家。
在书中提到,他是相信传统科学的,他知道美国各主要大学都有在进行灵学研究,但他没有在意,认为那离他太过遥远了。
后来他遇到了凯瑟琳,他渐渐的改变了原有的看法。他通过传统心理疗法一年半时,效果甚微。便开始尝试催眠疗法,这引发了凯瑟琳相关症状的“前世”回忆。她能做“管道”传达一些高度净化的“灵魂实体”的讯息。通过她,他知道了很多关于生死的信息。凯瑟琳也在短短几个月内,症状消失了,她过得比以前更快乐,更平静。
而当他刚刚接触这方面信息时,他的科学知识背景,对此一无所知。他对心理学的熟练掌握,判断出其中的事物的原理,他还阅读了很多此方面的论文。
我想到了之前看过的一些其他的有关催眠的书,其中也有有关前世回忆的内容;还有一些并不是心理学方面的,而是佛学中所提到的轮回,如《西藏生死书》等;还有一些是现代的对轮回与前世今生内容的讲述,其中有对濒临死亡的人的临终关怀事业的讲述,如《人间生死书》《开启你的高维智慧》等。
还有很多源自于对网上资料的搜索与对比产生的思考。例如对神话故事与外星人资料等奇异故事的搜集与思考,推理这其中的原理,相互印证起里面的东西。
《前世今生》里面所提到的,灵魂通过一世世的学习,达到一个同样的状态。可有时,人们这一生没学会一些东西,反而又多了一些其他的东西没有弄懂,导致不断地轮回学习;里面还有提到,在生命的间隙,通过等待便可以有学习的机会。
有些东西似乎和我所搜集到的佛学里面说的不太一样,相信这便是值得深究的地方,相信秘密将会成为普遍的信息。
还想到了自己对心理学的探索过程,一个人的成长有关与性格习惯,可性格习惯与成长环境有关,那成长环境是自己所能选择的吗?据搜集资料里,佛学里有的世界,那儿的孩子出生便是十几岁,便可以自己成长,这是不是就是用不着心理学的那些分析了。仔细对比想想,觉得有些意思。
想到了心理学催眠能回忆起前世的记忆;想到了《秘密》系列里的心想事成与感恩;想到了人身体的潜能与开发;想到了面对茫茫星海,人类带着自己局限的科学探索。
而《前世今生》这本书里,没有提到佛学里所讲的六道,似乎都是有关凯瑟琳在人间的记忆。还有很多值得深究地事物。
想到了曾经有位国人老师告诉我相信直觉,那是真的……可是人的想象力呢?那是不是也是真的?还是怎么样?
很多时候有了灵感,表达出来,或许这便是有关宇宙的艺术……
发挥出天赋,或许是一种语境,这便是宇宙的艺术……
作者:舞梦炎
二零二三年五月十五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