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敏感期最早是由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女士提出并经过科学验证/儿童成长的生命发展和学习规律。敏感期的基础理念适合每一个孩子,但是不同的国家/生活环境和家庭环境对每个孩子的成长有重要影响,每个孩子的敏感期出现的时间和先后顺序都不太一样,所以根据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具体分析,因材施教!
敏感期都会包括初始期,高峰期,下坡期,在高峰期进行适时适当的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共10大敏感期如下:
1 感官敏感期(0-6岁),孩子为什么喜欢吃手?打人?等
2 动作敏感期(0-6岁)孩子为什么喜欢上下跳跃?等
3 语言敏感期(0-6岁)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学习说话?
4 空间敏感期(0-6岁)孩子为什么喜欢藏猫猫?为什么孩子早期的数学空间思维在这个时期萌芽?
5 秩序敏感期(0-4岁)孩子为什么任性,为什么这个时候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6 关注细小事物敏感期(1.5-6岁)如何培养孩子观察力和专注力?
7 肛欲敏感期(1.5-3岁)为什么孩子喜欢观察自己的大便?
8 人际关系敏感期(2-6岁)为什么这个阶段孩子喜欢强调“我”,喜欢说“不”?
9 性别敏感期(3-5岁)如何让孩子保护自己的身体?
10 阅读敏感期(3-5.5岁)为什么从0岁开始的阅读,将影响阅读敏感期的爆发?早期阅读就是为了认字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