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人人都喜欢贴标签的时代,有多少人是真正的套在标签里呢?也许很少吧。
《张大小姐》这部作品褒贬共存,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就像作者洪晃,她本人就很有意思。
这种有意思在于一个外界的看法,和真实的她之间,似乎总有人企图给她定义点什么,比如“陈凯歌前妻”,又比如“名门痞女”。
而作为知名媒体人,似乎这样的事情也无可厚非,无论是关于个人的,还是对方的作品而言,总有人别有用心的想要借助某些人的“热点”来做点什么不是吗?历来如此不是吗?
1
就作品《张大小姐》而言,反而让我看到更多更直接,更纯粹的某些东西。
《张大小姐》里的张大小姐,老实说,并不是一个多么讨喜的角色,也许,绝大多数看《张大小姐》的人也并非是张大小姐这样的人,所以,大多数人的不理解,也许更多的是对于这个人物的不理解,对于这部作品所创作的世界,和那个圈子的不理解。
事实上,谁又能说,一个人,一个角色,又或者什么样的人,就能够让你完完全全的了解一个世界,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圈子,一个大环境呢?大概没有吧。
2
但是,《张大小姐》似乎让更多的都怀抱着这样的期待,期待通过这么一个角色去了解更多更遥远的东西,是社会的一部分,是圈子的一部分,是一个女性和一个时代的一部分。
所以,有些人失望,有些人推崇,有些人觉得好,有些人觉得简直烂透了,这也就能够理解了。
说到底,还是大多数人都在讲《张大小姐》时,都已经脱离了张大小姐的范畴了。如此一来,再去纠结于《张大小姐》的好与坏,失望或是期待,已经和作品本身脱离开了。
所以,还是不能怪《张大小姐》,要怪就怪我们将作品和现实结合在一起,要怪就怪我们总是企图通过某些简单的事物想要了解这个复杂的社会。
3
而事实上,不论是《张大小姐》本身,又或者《张大小姐》里的角色,张大小姐、丁强、党小明,或是姜平,又或者是张大小姐的高干母亲……他们更多的也不过是现实角色里浓缩的缩影。
毕竟,这不是一部个人的传记,而仅仅是围绕“张大小姐”而写的一部作品罢了。仅此而已。
所以,如果在看《张大小姐》这部作品的时候,能够抛开不必要的个人主观或客观的偏见,这样才能更好的吃进角色里,融进去,然后读它。
你会发现,就是这样呀,你会发现,真的很好了,你还会发现,《张大小姐》其实离我们并不远,甚至这些“人物”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4
张大小姐,其实不难懂,更多的人不过夹杂了太多个人的主观想法罢了,带着偏见,带着某种傲慢,去审视一部作品,这种想法本身而言并不会让你更了解作品,而是你会发现其实到头来,你谁也了解不了,因为你在作品里总是藏着自己,却忽略了作品本身。
张大小姐,更像是绝大多“欲拒还迎”的中国女性,她会有自己的选择,但更多也不过是不动脑子的选择,更多的还是对社会,对自己,对身边的人(高干母亲)的迎合。
在《张大小姐》里,我们能够很轻易的就发现一些“人”的特质,比如带着某种阶层的想法,然后这样的想法去生活,去看待世界,带着这样的一种视角去审视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以及发生的一切。
真实的,或是虚伪的,真相、正义、权势、资本、青春和回忆……这些都是我们弥足珍贵的东西,而张大小姐和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分别。
5
人其实真正能够选择的很少很少,不论是言论上的体面,或者是生活中抉择,谁又能说真正是我们想要的呢?
是的,《张大小姐》通篇都好像并不知道“我”究竟想要什么。更多的时候,不过是不想要什么,以及做了什么,怎样才是比较符合自己的想法的作为。
就是这么一个人,她其实是“活的”,有自己的张力,有自己的想法,会适当的采纳一些“这也不错”感性生活。比如对肉体的痴迷,比如对安全感,对梦想,对爱情,张大小姐都是有自己的看法的。
而《张大小姐》里,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体面的一面,以及不为人知的一面。这和我们生活何其相似呢?
不论是党小明,还是丁强,又或者张大小姐本人,他们都是有自己的过去,然后带着过去往前走。
6
是的,谁都想要摆脱过去,尤其是当你跳出过去的生活的时候,你往回看也不过是回忆那时候的美好,没有谁真正会想要再回去的,哪怕现实也有很多很多的烦恼和不安,哪怕现实过得也许并不比以前更踏实,更自在,你依旧选择的是现在,又或者说你压根没办法回到过去。
都变了,都过去了,不一样了,谁又能说还能回到原来的生活呢?
就像是“见过玫瑰的人,怎还会看得上路边的野花呢”?大概没有人吧。
上流社会,精英人群,出生豪门……面对生死,面对权贵,面对社会抛出的问题,谁也逃不了,更多的人还是选择了逃离或者跳脱出去,自我欺骗,又或是带着过去某些美好的回忆继续前行。
真相于我们而言,真的很重要吗?于生活而言,又有多重要呢?
绝大多数人活着,也都并不是清醒的吧,更多的人不过是某些时候变得清醒,又或者时间久了,才恍然惊觉,这并不是我想要的呢!只是,这个时候,又能怎么办呢?
7
初恋也好,青春也罢,金钱、权势、亲情、爱情……谁又能说真正懂得它们呢?
于每一个人而言,更多的不过是站在现在的角度,借鉴过往的阅历或经验,去试图解读它们,以求达到心理的某种平衡。
就像党小明有了“今天的成就”之后,面对多年前一个出道很早的老乡时,他的想法:“今天这买卖可能是捡了个漏,也可能是跳一坑里了。”
他可曾忘记过过去呢?更多的不过是站在现在的位置去看这周遭的一切罢了。
就像张大小姐在公司成立的第一年,也是在她回国后的第二年。如果客户用很委婉的方式提醒她她妈妈的重要性,她还是有一点不舒服的。
就像上大学的时候,她最爱的布鲁诺教授曾经教导她:“一个年轻人如果没有改变世界的理想,可能就是没有良心的年轻人。”
而那时候,张大小姐的理想是去当调查记者,她要用自己的笔去揭露这个世界对弱者的不公,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种想法被她妈妈笑话了,她说这美国教授没告诉你下半句:“一个人如果到三十岁还认为能改变世界,那这个人肯定没脑子。”
8
有时候就是这样,你很难去分辨究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等你明白过来,对错也许就不重要了,因为你也开始懂得这里面的对和错究竟是什么。
而这些,又恰恰是青春的可爱之处。
同样的,张大小姐能够走到现在的位置,能够有现在的成就,能够如此的生活,谁又能说她就没有青春过,没有同情心,或是从来她都是那个自带着优越光环的人呢?
不是的,她也曾年轻过,苦巴巴的,却依然愿意为那些虚无缥缈的理想、梦想,努力过,奋斗过;她也曾为爱情坚守过,那么真挚那么幼稚过。
9
所以,很多人会觉得张大小姐很虚妄,没有理想,没有追求,也许只是大多数人还相信这些罢了,又或者只是还年轻罢了。
就像当初她和姜平一起的日子,就像和丁强的感情,就像党小明的婚姻,这些何尝不是她追求的一部分。
只是到后来,走着走着就和自己想要的生活背道而驰了,回首看时,恍然惊觉,只是已经回不去了,而再坚持就觉得可笑了。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懂了也就不会去做了,再去做也不是当初的那个自己,那个初衷,那份真心了。
10
洪晃曾直言道:“张大小姐是我一辈子都不想成为的女人,她就是那种”欲拒还迎“的中国女性。”
当然,现在的女性其实已经在不断的蜕变着,就像李银河、咪蒙、张雨绮……但大多数女性何尝不是像“张大小姐”这般呢?
真正做自己是需要勇气,是需要代价的,如果不能做自己,那就做个相对来说还有点“自己”的“张大小姐”也是不错的,不是吗?
11
面对生死,面对理想,面对世俗的一切,也许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所谓的公平,更多的不过是每个人对公平的理解不一样,对生活的要求不一样,对人生的态度不同罢了。
一个名媛、一个首富、一具尸体,谁爱谁?谁欠谁?谁又杀了谁?——也许谁都不曾直面真实的自己,就那样虚妄的活着,有点意义,偶尔也不求意义。
《张大小姐》,从虚构中打捞真实,借书中人寻觅,寻觅一段往事,寻觅曾经的自己,和年轻时走过的路。
到头来,你所知道的,可能都是错的。
其实,每个人都差不多,都普通、平凡,只不过更多的人关注的是追求的过程,而逃避着最终的结果。
——读《张大小姐》有感
书上狐狸
2018年11月《爱有所爱》节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