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推荐】
承认自己不完美,了解我们内心的冲突,然后变得更好。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卡伦·霍妮,她是20世纪最重要的精神分析思想家之一,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霍妮是社会心理学第一批的倡导者之一,主张以文化决定论取代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她一生中经历过许多,她有个糟糕的父亲,他打击她、辱骂她,试图让她变得自卑和悲惨;她也有一个重男亲女的母亲,她更偏爱霍妮的哥哥,却对霍妮表现出了冷漠。但这些都没有让霍妮变得糟糕,反之,她早早地就定下了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期许,同时她还立下了当医生的职业目标。霍妮的第一段婚姻让她陷入了抑郁症的漩涡,但她也没有因此被打败。就像那句话说的,“不能将我打倒的必将使我成长”。后来,霍妮开了自己的私人诊所,写下了《自我分析》《我们内心的冲突》和《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等书,也正是因为霍妮的人生经历,她在家庭、两性关系、个人性格方面都有着极为深切的体会和研究。
【简介】
在快速增长的经济社会里,现代人的生活有了极大的转变。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容易,但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纷乱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还有我们自己内心的冲突。外在的社会瞬息万变,内心也因此受到波及,我们有很多欲望,很多理想化的自己,但是我们却很难一一实现,甚至因此开始怀疑自己、厌恶自己,但是卡伦·霍妮始终相信“只要我们活着,所有人都有能力改变自己,甚至是从根本上改变自己”,只要我们仍对自己保留着希望,相信自己能够变好,我们终将化解内心的冲突,让自己的外在世界与内心世界变得同样和谐。《我们内心的冲突》运用了大量的案例和原理解析,让我们能够从第三方的角度,理解自己的冲突、看见自己的问题,找到这一切的根源;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帮助,让我们能够学会探索自己,自我疗愈,化解冲突。
【你将了解到】
1、我们所追逐的真的是你内心渴望的么?还是外在世界附加在我们身上的欲望?
2、当我们面临内心冲突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3、为什么我们的内心会不断地有冲突产生?
【本书金句】
1、当一个人发现毫无理由的恐惧和压抑干扰着他的意愿时,也可能会意识到内心矛盾的倾向有着更深的根源。
2、我不相信任何欲望和恐惧之间的冲突能够解释神经症患者内心的分裂,也不相信它的结果如此有害,以至于可以毁掉一个人的生活。
3、冲突开始于我们与别人的关系,最终会影响我们的整个人格。
大家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明天的考试很重要,自己很着急很重视,但就是无法专心地看书复习。或者,你已经不是学生了,你整天幻想着辞职创业、功成名就,走上人生巅峰,却不肯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又或者说,你很想早点结婚,但对身边的追求者却又敬而远之。又或者这样说吧,你总是觉得与周围的人和环境格格不入,渴望独处,但在无数个真的独处的夜晚,却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是的,我们都会遭遇这样的时刻,自己的愿望、兴趣和信念,与周围的人发生碰撞。正如我们与周围环境经常发生冲突一样,我们的内心冲突,也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那么,如果说这些矛盾羁绊着我们走向理想中的自己,而这些矛盾产生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必须去探究内心的最深处,到底是什么阻止我们全力以赴地走向积极和良性循环的道路?又是什么制造了这些矛盾?
《我们内心的冲突》这本书呢,就是从探究矛盾背后的心理机制入手,一层一层地剖析导致所有矛盾现象的最基础的人格冲突。由此,我们方能解决内心的欲望斗争。
在开始讲之前,我们循例来讲讲作者卡伦·霍妮。她是一位徳裔美国心理学家,精神分析领域杰出的女性代表,新弗洛伊德学派的代言人,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者。霍妮这个人呢,她有着巨大的缺点,也有着巨大的成就。她的成就,与她自身的问题,还有她解决问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与弗洛伊德的悲观主义态度不同,霍妮认为,只要改变了产生冲突的条件,就能真正解决它们。而只有解决了冲突,我们才能变得更加健全、完整和成熟,才能发现生活的意义,找到内在的安宁。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发现那些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冲突,去尝试了解并解决它们。
在《我们内心的冲突》这本书中,霍妮使用大篇幅的笔墨探讨了人们内心的基本冲突,试图解决冲突采取的途径,以及未解决的冲突会带来的影响,最后告诉我们如何真正地缓解内心冲突。
我们先来了解下人类的基本冲突。在我们看似千差万别的冲突表象之下,到底有没有相似的根源呢?
要追寻这个问题的根本,我们必须回到作者霍妮所说的基本冲突。它指的是,一个人在充满潜在敌意的世界中,感受到孤立和无助,他摸索着前进,应对这个充满威胁的世界。他就会无意识地形成了自己的应对策略,还渐渐发展出持久的性格倾向。这三个发展方向主要体现为:亲近人、对抗人、回避人。
在这三种态度中,每一种都突出反映了基本冲突的某一个因素:第一种是依赖,第二种是敌意,第三种是孤僻。但事实是,我们不可能只表现出三种态度中的一种,在这些态度的形成过程中,三种倾向必定都会出现。
我们感受到的只是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倾向,而其他的倾向暂时被压制下去了。占主导地位的态度是决定个体实际行为的关键因素。它反映的是某个人与别人打交道时最得心应手的方法和手段。就像你与父母相处时,总体是很放松的,你也会亲近他们。但如果他们突然对你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例如催婚生孩子等内容。你就有可能会突然变得很有攻击性,或者是回避他们的问题。
由这些不相容的态度产生的冲突,即基本冲突。霍妮据此将个体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顺从型、攻击型和孤僻型。
第一种是顺从型人格,这种人格的人会明显地表达出对喜欢和赞扬的需求,所有“亲近人”的特点在他身上都有所体现,他需要一位时刻关注他、帮助他,甚至控制他,让他所有愿望都能得到满足的伙伴,无论这个伙伴是爱人、同事或朋友。这些需求的核心是对亲密关系和归属感的渴求,为此顺从型的人盲目并迫切地想要找到,自己和别人在兴趣和生活习性上的共同点。
我下面简单列举几个场景,你可以跟着判断下自己的情况。
对这一类人而言,爱就是他的灵丹妙药:只要找到一个爱他的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听不进身边人的劝说,坚持认为:“我既脆弱又无助,要我独自一人活在这个充满敌意的世界上,我的无助感就是一种危险和威胁。但如果找到一个爱我胜过爱一切的人,我就不再处于危险之中,因为他会保护我。和他在一起,我不需要证明自己,因为他会理解我,给我所有我想要的,而不需要我提出要求或进行解释。事实上,我的软弱将是一种财富,因为他会喜欢我的无助,而我可以依靠他的力量。我无法为自己调动任何积极性,但如果是为他做事情,或者是他要求我为自己做事情,我就会迅速行动起来。”
在工作上,这种人缺乏自信,总觉得别人比自己更能干,更有魅力,更有天赋。完成任何难度的工作,都不能使他感到自豪。如果工作小有成就,他只会觉得是在虚张声势,或许只是碰巧运气好。如果重来一次,他无法保证还能取得成功。他自卑地认为,如果领导了解真实的他,无论如何也不会重用他。他关注的所有焦点都在于找到一个爱他的人。如果有人爱他所有,视他为掌上明珠,那么他才会是一个大人物。
所以,难怪爱会像海市蜃楼一样充满诱惑,难怪有人会紧紧抓住它不放,而放弃艰苦地从内在改变自己的过程。
顺从型的人相信他人都是“友好的”,但又不断被相反的事实打击。而另一种类型——攻击型的人,则理所当然地认为人们都有敌意,并且拒不承认他们心地善良。对他来说,生活就是一场战争,人们各自为战,最终成王败寇。
攻击型的人觉得所有人都敌视他,就算他发现其他人并不是他所想象的那样,也决不承认自己判断错误。在他们看来,这个世界就是角斗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想要好好活下去,就要明白这个的观点。他们心中有一个至高的法则,那就是追求个人利益。他很想得到比别人高的地位,也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并为此不择手段。攻击型人格的需求通常包含利用和算计别人,以及把别人变成对自己有用的人。
如果问这类人一个古老的伦理问题:自己和同伴中只有一个人能活下来,应该怎么办?他会说,当然是尽力保全自己了,不这样做才是傻瓜,才是伪君子。他拒绝承认任何形式的恐惧,并会找到一切方法控制这种情绪。例如,他会刻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强迫自己待在不习惯的场合。比如,讨厌独处的人可能会强迫自己待在空无一人的房子里,尽管他渴望出门玩乐;他可能会去玩蹦极,,只为克服对高度的恐惧。
说回我们习以为常的工作中,我们肯定见识过看起来毫无情感波动的工作狂。他们大多数都比一般人有更强的进取心,在职场上充满野心和侵略性。这种扼杀所有情感的做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这使他能像一台运转良好的机器一样,不知疲倦地完成工作,收获更多权力和声望。感情用事只能给他们带来干扰。另一方面,情感的节制会造成内心感受的贫瘠,他很少在工作中感受到喜悦,这终将影响他的工作质量,也注定会削弱他的创造力。
我们以上讨论的两种类型代表了两个相反的极端,我们所有人都存在顺从和攻击的潜在倾向。可惜的是,两件坏事加起来并不会变成一件好事,两种相互冲突的因素也不能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通常的情况是,一种类型占上风,另一种类型受压抑。比如,顺从型的人压抑了他的攻击性,而攻击型的人压抑了他的温情。
基本冲突除了以上提到亲近人、对抗人之外。它的第三个方面是出于个体对离群索居的需要,也就是“回避人”。
“回避人”的这个冲突,比较容易产生孤僻型。孤僻型的人,竭尽全力维持自己与他人的距离,因为这是他用来防御一切潜在威胁的坚实堡垒,是一种防御策略。疏远自我是其独有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感受不到情感,对自己认识不清楚,对于自己爱的、恨的、喜欢的、想要的、害怕的、相信的、痛恨的是什么,根本无法确定。最后,他和自己失去了联系。他们像对待生活一样,用“旁观者”的态度来对待自己。
如果要对这群人进行人物素描,我想大概会是这样的:
在十几岁或二十出头的时候,他有一些朋友,但都没有深交,也没有意愿与他人成为知己,总体上过着相对孤立的生活,不过感觉自由自在。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幻想自己会功成名就,金钱、声望甚至朋友和恋人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后来,这些梦想在现实的岩石上摔得粉碎。他从小在别人的夸奖中长大,在高中也是无可争辩的第一名,但进入大学后,他遭遇了滑铁卢,学业上遇到了激烈的竞争,恋爱也不总是如他预料的顺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意识到自己的梦想越来越难以实现。他感到世界充满了敌意,自己对此无能为力,转而咒骂世界太现实、人性太虚伪。
或者设想一个场景:遇到生活或工作上的困难时,孤僻型的人既不妥协,也不抗争;既不合作,也不主导;既不热情,也不冷酷。他就像一头困兽一样,只有一种应对危险的方法,那就是逃避和躲藏。极端一点来说,孤僻型的人甚至不肯向同桌借一块橡皮。
解释完三种基本冲突的特征,不妨进行短暂的自我反省,我们通常都能在自己身上同时找到这三种态度。一个人应该既能让步于人,也能奋力抗争,还能独善其身。这三者可以互相补充,和谐统一。但如果其中一种占据了优势,并发展过了头,变成一种强迫性的需求,就会发展出极端的人格。亲近人、对抗人、回避人,这三种行为的对象都是他人,冲突开始于我们与别人的关系,最终会影响我们的整个人格。
3
很多时候,我们已经意识到自己内心的冲突,或者隐隐约约知道问题所在,却迟迟不敢面对,反而在有意无意中选择隐藏冲突。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自己在无意识中是如何“平息”内心纠结的?
在这里呢作者霍妮为我们总结了四种主要的方式:
第一是,我们试图将部分冲突隐藏起来,使其对立面占上风。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尽量不显露自己的性格弱点。比如,顺从型的人不顾一切地亲近别人,可能隐蔽了跟别人怒目相向、争吵和竞争的倾向。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见过这类“老好人”。因为任何攻击性行为都是他的禁忌。而攻击型的人则拼命压抑自己温情的倾向,因为他觉得世界是一个竞技场,他必须刀枪不入,打败别人。例如有些权谋剧里,皇帝或者是集团首脑,为了培养接班人,会故意送走他们的宠物或者是朋友。
那么第二种,就是我们会试图“疏远他人”。让自己变得孤单,保持与他人之间的情感距离,使冲突不起作用。当一个人与他人相处会产生无法忍受的紧张时,独处就成了他主要的逃避方式。他试图通过逃避来平息冲突,解决问题,但这并非真正的解决之道,因为他对亲密关系、对超越他人的需求仍然存在。
除了“疏远他人”,有时我们甚至会“疏远”自己,也就是远离自己。我们会按照内心理想,来塑造一个自我形象,让自己的理想化形象得到别人的认可。但在真实的自己和理想化的自我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形成一条内心裂缝。理想化形象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缓和了人的基本冲突,觉得理想化形象就是他自己;另一方面,它制造了新的分裂,让人更加不能忍受真实的自己。
最后一种是外化。什么叫外化呢?听起来有点玄乎。根据书里的解释,其实就是,一个人将自己内心活动感知为发生在自身之外,并且认为是这些外在因素导致了自己的困难。与塑造一个理想化的形象一样,外化作用也是为了回避真实的自我。如果说上面提到的,自我理想化形象意味着从真实自我,向外迈出一步,那么外化就代表了与自我更激进的分离。这意味着冲突的进一步放大。
针对以上四种“平息”冲突的方式,我们从一开始就默默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以保持身心的完整功能,以免遭受人格被分裂的痛苦;但是,外部环境不断制造出新的冲突,要求我们不断以新的办法去应对;如此恶性循环,让我们渐渐变得更加有敌意、更加绝望、更加恐惧、更加远离自己和别人,解决冲突也变得更加困难。
深陷于内心冲突而无法有效缓解的人,往往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后果:
首先感受到的是恐惧。明明我们已经投入了这么多的精力和时间,运用各种手段在内心建立起来的防御体系,以保证自己不被干扰。但在真正的冲突发生时,却仍然显得不堪一击。未解决的冲突又滋生出的新的恐惧:害怕平衡被打破;害怕精神失常;害怕问题暴露于自己或者他人;对任何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改变都深感恐惧。
其次将带来人格的萎缩。简单点说,就是会让自己觉得一切都没有价值,没有意义,也没有自信去处理任何事。未解决的冲突会导致我们精力分散,比如遇事犹豫不决,办事毫无效率和普遍性的懒惰。此外,它还会造成价值观的分裂,包括道德准则、行为、情感和态度方面的分裂,这几乎要从根本上否认我们自己,将自己推向深深的自我怀疑的道路上。
再有就是绝望。为了解决冲突,有些人幻想了一个理想化的自己,这个人几近完美。由于做不到理想化形象中的自己,有些人转而丧失了生活的原动力,失去了自信和作为健全人理应有的信念。他们放弃了希望,任由自己的人格继续分裂下去。他们重复的经历加剧了这种绝望感——他的才华从来没有带来成功,不是因为精力一再被分散到太多方面,就是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阻碍了他继续追求。而且这种情况也适用于他的恋爱、婚姻和友谊,它们会接二连三地触礁。这种反复的失败让患者感到灰心丧气,就像实验室里的小白鼠,习惯于跳到某个出口觅食,但它们跳了一次又一次,却发现此路不通。
最后是未解决的冲突可能引起施虐倾向。被绝望所支配的人,他们觉得自己被抛弃,无法从厄运中挣脱,生活毫无意义,为了在心理上获得补偿,为了缓解自己的痛苦,于是倒行逆施,盲目地将愤怒和不幸强加到别人身上。这样的人可能想要奴役别人,尤其是奴役他的伴侣。还有的施虐者像玩弄乐器一样玩弄别人的情感,并从中获得满足。施虐者其实也承受着痛苦,在绝望中挣扎,在他人身上寻求代偿。
好了,以上呢,我一共介绍了未解决的冲突,可能会引发的四种后果。我们不妨自省一下,观看自己身上是不是有这些现象,程度如何。不过,最后,一定要牢记一点:只要我们活着,所有人都有能力改变自己,甚至是从根本上改变自己。想知道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如何缓解自己的冲突情绪吗?卡伦·霍妮也为我们之指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4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人际交往的问题,内心冲突的产生,都是我们内心问题的一种外显矛盾,我们对自己的矛盾态度、矛盾的品质和矛盾的价值观,都会造成这种冲突。我们需要认识到与自己相处的重要性,觉察到自己内心的反射,也就是自己对待自己的态度。
我们越是认识到内心冲突对人格造成的无尽伤害,就越应该尽早解决这些冲突。但正如我们了解的,无论是靠理性的决定,靠逃避,还是靠意志的力量,都不能彻底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呢?卡伦·霍妮告诉我们,办法只有一个:改变人格中产生冲突的那些条件。
这是一条根本的途径,也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途径。从霍妮的《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中,我们可以推导出五个步骤来实践:
第一步:只有不断饱受内心冲突煎熬的人,才会得精神疾病;你首先得判断一下,自己是不是严重到属于神经症的地步。
我是依靠自我开导,通过看书、轻度咨询就可以解决;还是不胜其扰,无法自我克制到了需要专业医生指导的程度。在这一自我判断的过程中,切记要对自己诚实,不要对看心理医生有抵触情绪。
第二步:考察你在处理冲突时所采取的无意识行为。你是顺从型的、攻击型的还是逃避型的人。
解决问题首先要先认识问题,自我是问题的根源,从自己下手,了解内心基本冲突的类型,外在的表现,对自己的问题有客观的认识是解决的前提。与自己和解,是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最佳手段。
第三步:考察这些处理冲突的行为对自己人格的影响,是否造成了内心的恐惧、绝望,人格的萎缩,以及发展出施虐倾向。
改变冲突症状,分析治疗是首要任务,必须要找回自我,在此基础上,树立一个健全而且坚定的价值观体系。扶正与他人的关系,发展健康的社交关系。放弃冲突的关键正是我们构建的内在力量、独立性和信念。
第四步:认识冲突的总体轮廓,认识到其具体倾向或表现。理解冲突的运作模式,认识到其强迫性的本质,并理解其主观价值和不利后果。
处理冲突本身。首先要认识到冲突的大致情况,明白冲突对我们造成了哪些影响,以及如何造成了这些影响。找到了这些,你才有可能让自己脱离痛苦的根源,在遇到冲突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基于理性进行选择和放弃。
第五步:分析并不是解决内心冲突的唯一方法。生活本身同样是一位非常有效的治疗师。
解决内心冲突的最好方法还是回归生活本身,无论是谁,都可以通过丰富的生活经历,来完善自己的人格。人生的诸多经历也许足以造成人格的改变。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尊重对方的个性和权利,保持人格上的平等;有能力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也有能力去控制它们,获得内心真正的独立。
希望大家明白不论到多大年纪,我们依然能够选择改变,做出新的选择,继续走向新的道路。因为生命转瞬即逝,我们应该活在值得期待的当下,而不是在无尽的恶性循环中饱受折磨。你的人生解答钥匙就在你自己的一念之间。
5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讲解的全部内容,我们简单回顾一下。
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我们总是不可避免地与自己想成为的人背道而驰,于是产生了足以主宰我们人生的内心冲突。为了解决这些冲突,我们又自欺欺人地虚构了各种“理想化意象”或通过各种途径试图解决它们,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往往适得其反,陷入无尽的困惑之中。
我们都难逃现代文明的弊病,深陷于本书描述的内心冲突。社会心理学先驱卡伦·霍妮始终相信,“只要我们活着,所有人都有能力改变自己,甚至是从根本上改变自己”,尤其是那些想要了解自己的人,没有放弃成长和奋斗的人。这部大师级的著作——《我们内心的冲突》,用简明的语言,清晰的逻辑,深刻剖析了冲突的根源,而且还为个人提供了自我疗愈、化解焦虑、解决冲突的切实办法。
如果你的内心也面临一些困惑,或者有一些难言的冲突,亦或你想要了解冲突背后的一系列问题,那么我建议你阅读这本书。每一个人的心理都是极其复杂的,那些内心的彷徨失措、挣扎、呐喊可能无法使外人所见,但它们又是那么的真实。
希望你可以通过阅读本书,更加清晰地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观察自己、分析自己,进而尝试着改变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