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观影后感哲思散文
《误杀》背后的真谛,我和别人看法不同……

《误杀》背后的真谛,我和别人看法不同……

作者: 莎爾德 | 来源:发表于2019-12-21 06:24 被阅读0次

《误杀》这部影片很符合我的胃口。我很喜欢这种能够展现人类智慧的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猫鼠游戏》《看不见的客人》等都是我尤为喜爱的影片。似乎想要展现某人的智商高于常人,只能用犯罪的方式才能表现得清楚。影片的结果往往是逍遥法外更加深得人心。

《误杀》是一部以犯罪为题材的电影。整体评价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唯有结局让人遗憾。男主角李维杰为保护至亲而活埋了警察局局长的儿子,之后,努力用自己的智慧,让全家人摆脱干系,并成功脱罪。遗憾的是男主李维杰自首了,原因是:看见小女儿作假的100分试卷,李维杰认为应该言传身教,教孩子作个诚实的人。

电影之初,警察局局长拉韫之子素察伤害、威胁李维杰的大女儿,李维杰一家是受害者。后来,通过李维杰的逆袭,警察局局长一家和李维杰一家都成了受害者。

导致这一些的根本原因是:教育问题。警察局局长拉韫对儿子素察的溺爱,导致儿子无法无天,最终酿成大祸。儿子的性命没有了,父母也身败名裂了。如果儿子还活着一定会质问父母:为什么没有好好管教自己吧。

拉韫是一位智商很高的成功女性。本来她与李维杰智商旗鼓相当;两个人都认为:如果你看过1000部电影,就会知道这世界本没有什么离奇的事情。”

针对李维杰逃脱罪责的手法,拉韫知道那是“蒙太奇”的洗脑方式。只不过这是她的推理,没有证据。在拉韫的仇恨大于理智的情况下,拉韫败了。拉韫有很多种方式为儿子报仇,却选择一种最愚蠢的方式——滥用职权,非法逼供。最终不但自己丢了官位,连累竞选市长的爱人也身败名。

当拉韫夫妻褪去光环、戾气,以脆弱、负伤的姿态相依相拥地出现在李维杰面前时,我在诧异:不是应该感情破裂,离婚才对吗。后来明白,其实他们都醒悟了,都认识到自己错了。所以才能继续走在一起,而且会比以前更加珍惜对方。

李维杰,没有警察局局长的身份。是一位普通的个体户,以为他人安装网线而谋生。在邻里的眼中,他是善良的好人,街坊们说:李维杰不可能杀人,他是好人;在家人的眼中,李维杰是吝啬鬼、没有本事的男人。

就是这样的一位平庸的男人,在危难时承担起了一切。李维杰说:“我是一个没什么本事的男人,能做的,只是在灾难来临时,挡在你们前面。”直叫人潸然泪下。李维杰还说:“我没能阻止我的女儿被伤害,但我必须阻止她再次被伤害。”……

素察的错,就是将拥有伟大父亲的平平作为玩弄的对象。李维杰知道素察是假死,也知道素察活着是更大的麻烦,只有死亡是解决问题的最彻底的方法,所以李维杰选择“将错就错”。

相关文章

  • 《误杀》背后的真谛,我和别人看法不同……

    《误杀》这部影片很符合我的胃口。我很喜欢这种能够展现人类智慧的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猫鼠游戏》《看不见的客人》等...

  • 《误杀2》的看法

    前几天我看了《误杀2》到最后哭得泪流满面,这是一部触动人心的电影,也反映了很多现实问题。一个贫穷的家庭,在面对孩子...

  • 每个人同样是哈姆雷特

    不同人看你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老主任说一个人在办公室别人看法,和换到车间别人看法居然不同了。 不同环境,可能我们...

  • 我和别人不同

    我和别人不同 我有我的喜欢和遗忘 我和别人不同 我有我自己的梦想和心愿 我和别人不同 我有我自己的选择和希望 是的...

  • 教你看懂电影“误杀”

    我们是一家人去看的误杀,看完孩子们都有不同的看法和疑问。要深刻理解这部电影,必须要先捋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线。 电影...

  • 2019-07-04 不争这世界才是你的

    每个人对一件事情都有不同的看法。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是一种方式,反对别人的看法是一种方式。学会耐心听别人的看法,学会...

  • 讨好型人格

    昨晚和朋友聊天,问她,怎样不去在乎别人的看法。她答,没有人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只是程度的不同。像我的情况,其实就是讨...

  • 【微生活】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不同,追求不同。尺度不是别人的尺度,别人的看法也代表不了我们自己的观点,不让别人的看法影响到自己...

  • 其实我挺差劲的。 我很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所以总是负能量满满的,我害怕别人说我不好,我害怕别人在背后议论我。我这个...

  • 5月的目标:发现和解决问题

    问题1:别人对我的看法评价是否重要? 拆解问题: 主体:看法和评价 对象:我和别人 纬度:主观和客观 参考:曾国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误杀》背后的真谛,我和别人看法不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evw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