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青枫分享素材库简友广场
回顾@谜团 (二二五)被阉割的“原文”

回顾@谜团 (二二五)被阉割的“原文”

作者: 无为而修 | 来源:发表于2024-07-15 07:56 被阅读0次

学习古文的时候,都学习过《守株待兔》,我们也常常使用这个成语。该成语一般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亦用以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在句子中一般用作宾语、定语,多含贬义。也作“守株伺兔”。

原文如下: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释文感悟:

其实,野兔撞在树桩上死去,这是非常偶然的事,它并不意味着,别的野兔也一定会撞死在这个树桩上。可是,这个农夫竟然以偶然当作必然,不惜放下农具,任其耕田荒芜,专等偶然的收获。

这个故事告诫我们: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不要总想着不劳而获,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之财,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的生活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去一点点地创造的,如果总想不劳而获,那么人生就会像这个宋国人的田地一样荒废掉。

人们也经常用这个寓言讽刺那种把偶然发生的事情当作永恒不变的规律,不肯积极努力,只想得到意外收获的人们,因此,我们也不应死守教条规矩,应积极主动地创造成果。

小学生学习的是“半截文”,由于年龄小不能理解尚可理解,但是成人是需要全面理解的。

全文的重点是最后两句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本文是韩非子的说法,在一个普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王朝,一个讽刺的寓言,是不会不接受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墨守成规、萧规曹随.....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如果还是“守株待兔”,就一定会被时代抛弃。

可悲的就是,我们只知道“半截文”了,没有及时的补充完善,传统文化的精髓恐怕也是好好的的继承了。

相关文章

  • 回顾@谜团

    静静的喝着咖啡,听着《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忽然觉得有些失落。 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 原来我们心中残存着一丝过去...

  • 回顾@谜团 (七)

    人生如茶,有的是快冲,有的耐泡,总之,是不同的表现。 其实,仔细想来,人生也罢、婚姻也罢,其实就是一壶茶。 绿茶的...

  • 回顾@谜团 (六)

    我们每个人是否都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呢?不是。其实很多人都是心里承认,但是嘴上不能认输,因为需要一个面子。 对外人是...

  • 回顾@谜团 (十二)

    都说现在的人浮躁,从哪里看出来呢? 首先,现在的很多广告不是在介绍自己的性能、功能等,而是反复的强调的是便宜、实惠...

  • 回顾@谜团(二)

    当我们仔细品味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候,似乎都有着明确且光明的,然而在一片光明中,我们似乎看不清光明来自何方。我们...

  • 回顾@谜团(三)

    每每想起弘一法师,不由得从心底产生一种敬畏,花花世界走了一遭,经历各种繁华而后遁入空门,我想:他是看透了世间繁华不...

  • 回顾@谜团(四)

    人,活的是精气神 司马迁说过:哀莫大于心死。何为心死,还是死心,亦或是将是简宏成看破了。 禅学总是说看破红尘,红尘...

  • 回顾@谜团 (八)

    人生过程是没有回头路的,我们经历的各种“事件”,都是一种财富和疤痕的共同体,如果你是把它其中的成分吸收了、借鉴了,...

  • 回顾@谜团 (九)

    很多单位总是说要引进人才,古人说“无人不可用”,对单位最了解还是原来的员工,只是在某种原因得不到发挥。第一种是没有...

  • 回顾@谜团 (十一)

    天马行空的记录自己的一点感想,也不是为了什么,只是想到了。 如果总是想要什么,也许是不一定得到的,无意中的一个思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顾@谜团 (二二五)被阉割的“原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exc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