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如果中间不出意外的话,60岁还算不上老。
这六十年光景,虽说短暂。如果不具备一点生存的能力,不说在世界上活二万一仟多天,一天也难混过……
胡杨林已过知天命之年,他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脚印,发现自己没有一技可以定终身,一直活着,学着。
读书是每个人都有幸走的第一步,也是成长之路。
能理解父母嘴里的认真读书,老师课堂上的专心听讲,没几个。更别说这样去做。反正胡杨林没有做到。
老师要求死记的公式,定律、单词。原本好玩,爱动的胡杨林怎么也记不住。
老师强调要背诵的课文,历史答案。是个苦差事。他脑子里想的读书,应该是愉快的的,轻松的,就是在那里玩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好玩的。没想到读书原来是这样的苦。
于是胡杨林迁就了自己,他定的目标是能学多少算多少。
慢慢的就变成了懂的就学,学不懂的课程就敷衍着。最后到上课的时候,只看见老师的嘴巴在动,根本听不懂老师讲的是什么,书本已经学成了天书。
踏入社会才明白,当时没有下读书的苦。是自己一辈子的遗憾!
2
说是初中毕业,掌握的知识,只停留在小学二三年级的水平。大多数的学科都没有学懂,就那样混过去了。
就业也就没得选,唯一接受的地方就是种田。除了这里,再无法淘汰到其它地方。
刚开始,胡杨林以为种田是最容易的事,也没在意。在这个行业中混了十多年之后才明白,种田的水也很深。
同样是种田,别的农民每年都能夺得大丰收,而自己稻子即将收获的时候也被粘虫吃了,或者因为禾苗返青,只收获了秕谷。
十多年之后,胡杨林才摸索到了一点门道。也就是曾经在小学课文中学的,苗要好、除虫早、粪是庄稼宝、缺它长不了。
栽水稻一定要施足底肥,栽后十五天左右一定要施追肥,秧田里除一遍虫,施追肥的时间,再除一遍虫。
在一个月左右,把水稻的苗长起来。这样田里又不会生草,也不会因为施肥太迟,出现返青苗。
胡杨林感叹道:当农民也有正副之分,自己当了十多年的农民,充其量只能算个副的。
转正后的胡杨林发现,光做正农民,也只能混个温饱。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眼瞧着别人或是打工,或是经商、或是做手艺,一个个生活都比自己光鲜体面。
胡杨林也不满足只做正农民,混一个温饱了。也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更敞亮些,他便利用农闲的时候出门打工。
到了外面才知道,自己没学历,没技术,只能做那种别人不愿意做的工作。去工地上做小工,劳动强度大,工资又低。进工厂也只能进那种两班倒,熬天亮的。
外面生活的支出,要比家里的支出大很多。算下来苦罪没少受,但收入和种田持平。于是他又安于种田的营生。
他叹了口气,只能眼馋别人的飞黄腾达。自己就像个捏着车票,而没有上车的乘客。被时代远远的甩在后面。
3
消沉了几年之后,他便寻思,种田之余,学一门手艺。
选来选去,好像家具行业当时还比较吃香。于是他拜了一个比自己年轻10岁,社会上混的不错的木工师傅为师。
学了三年木工,自己摸索了三年,才能单独打出一点产品。然后慢慢的自己开了家具店。
回头想一想,学手艺活也像读书一样,基础要打牢。木工的基础是能把木料做方正,把板子之间的缝刨好。打起产品来就有了一半的保障。至于墨诀,产品造型之类,可以模仿别人打好的产品。
做好的家具,必须油漆要好,才有卖相。油漆属精细活,一定要耐得住性子。 披灰盖粗坯,然后打磨。上底漆再打磨。上了两三遍底漆之后,再上两三遍面漆,每一道工序都要打磨,这样漆好的产品才有亮度和光滑。
木工油漆做了不到20年,随着时代的发展,行业已被城里家具所替代。
好不容易在这个行业积累的经验,费尽心机学到的技术,已经一文不值了。沮丧中的胡杨林只能忍痛割爱。
他看到近几年,山区土坯房改造,城镇化建设。大部分农民工,都涌入到泥水匠的行列中来。自己何不跻身其中,分一杯羹?于是他从木工师傅,变成了泥水匠学徒。
有人笑他是80岁学吹,扑腾不了几天。他忍着,学着。扑腾了十多年,从一个学徒工,成为一个泥水师傅,在同行中有了一席位置。其中的艰难,只有自己知道。然而没容胡杨林松一口气,行业再次向他亮起了红灯。
他不知道,自己从泥水匠中跳出来,又要扑腾到哪里去?都50多岁的人了,哪个行业又会容许他从学徒开始,扑腾到60岁呢?
他思忖着……
打听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