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感与主体性

作者: HMIA | 来源:发表于2022-12-24 12:56 被阅读0次

贝克莱主教说:存在就是被感知。不时的,我们看见有人用极端的方式刷存在感,在这个随手视频的时代,千方百计地让自己抓住别人的眼球,越多越好,这些行为让人匪夷所思,但如果用贝克莱的这句哲言来解释其潜意识可能就一清二楚了。

当我们说"刷存在感"的时候,已经是在暴露其潜意识了。那意味着当这个人不刷存在感的时候,他无法确定自己的存在。

哲学的另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许多年前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在心里暗自叽笑:一把歪尺子。但我几年前读到王阳明的话:没有人的存在,谁仰山之高,谁叹渊之深……我突然明白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原来这句话说的是,没有人的存在,世界不需要意义。人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尺度恰恰是因为人是渴望意义的动物。意义是理解之可能性,就像在日常行为中,我们的每个行为都有自己可以理解的理由,哪怕别人完全不懂也没有关系,因为他人未必需要我们的理由,但我们自己需要。正如万物并不需要我们的丈量,但我们通过丈量万物为自己设定意义。

贝克莱主教的这句话如果用王阳明对学生的一个问题的回答来理解,其含义就更清晰了。学生问:先生,你说心外无物,那如果山中有一朵正开放的花,难道因为你没有看到它,它就不存在了吗?

王阳明说:你没有看到这朵花时,你与花一样的处于寂灭状态,在你看到它的那一瞬,你与花一起明亮了。

当我没有看到这朵花的时候,它存不存在与我有什么关系!对我有什么影响!但在我看到它的那一瞬,它在我心中鲜活的存在了。我可以观赏它,也可以品评它,我作为人的主体性在此时彰显出来,而花成为我意义的客体。

再来看"存在就是被感知"这句话,一朵花因被人感知而存在于人的世界中。花之所以存在是以人的客体形式存在的。

说了这么多,跟刷存在感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一个人需要用刷存在感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需要用别人的反应来看见自己,那意味着这个人还没有主体性,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人只能作为他人的客体而存在,如果没有被人看见,没有被他人在看到他之后做出的评价里看到自己,那么他便不存在,他没有主体的存在。

那一个人有没有主体性的存在有什么关系吗?

有,当一个人不具有主体性的时候,他是一种自我物化的存在,是一个物体,所以需要被他人使用、观赏、甚至责骂,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而如果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他就处于存在的虚无状态。

说了这么多,最重要的是,一个没有主体性存在的人,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的,再多的物质占有、权力占有也无法获得心灵的自由。

丽都冬日

相关文章

  • 第十章 深化依恋理论的临床维度:互为主体性和关系的视角

    什么是互为主体性?人际关系中互为主体存在的状态和我们—主体存在的状态。指不同心灵之间的共享互动与传播沟通。主体的共...

  • ARCS动机模型的翻转课堂教学课堂

    存在问题,学生学习动机不足,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不能有效完成课前任务。所以恰当的设计课前任务激活学生学习主体性,...

  • 《当自我来敲门:构建意识大脑》书摘1

    意识是具有主体性的心智,如果没有意识,你将无法知晓自己的存在,更不要说你是谁、你在思考什么。主体性起源于比我们简单...

  • 低调与存在感

    低调与存在感 实际上,生活很多时候都是平平淡淡的,那种大风大浪的经历,非不得已,是很少人敢要的,有句话说出人的内心...

  • 优秀与存在感

    人的优秀分很多种,没有人方方面面都很优秀,也没有人一无是处。一个人事业发展的不好,可是个成功的父亲母亲;一个人不是...

  • 《静悄悄的革命》阅读作业任务一

    一、主体性神话: 1.什么是“主体性神话”? “主体性神话”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只针对“学生”、“教师”、“教材”、“...

  • 《静悄悄的革》主体性神话

    一、主体性神话: 1.什么是“主体性神话”? “主体性神话”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只针对“学生”、“教师”、“教材”、“...

  • 2021-11-21

    生命与存在的区别:生命需要养护,而存在感是与生活方式保持一致。与自己和周围人和睦相处时,我们的存在感强,反之,我们...

  • 《静悄悄的革命》教室里的风景小结

    关于“主体性”神话 什么是“主体性”神话?在本书中,“主体性”神话指的是教学中特别集中到学生这一要素上(教学由学生...

  • 气场与存在感

    存在感是寻求自己所在乎的人的强烈关注的一种渴望,通过获取关注来证实自己的价值。 无论如何,不管在哪儿,自己都是到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存在感与主体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ai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