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因分享而结识的朋友送了我一本书《酸甜苦辣都是歌》,非常朴实的一本书,确切的来讲是一个老前辈自己写的自传。朋友对他的描述,说用家乡话来讲就是“有本事的人,能干成事的人”。1948年生,经历了逃荒(大跃进)、下乡、文革、当过工人,经过商,淘过金,参与企业改制...
下述是读书感悟:
一、对他的定义:一个执着的成功人士,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有思想的老前辈。
二、能干而且善于表现:12岁在生产队自告奋勇和大人一起给社员挖地炕庄园,得到认可。
三、不逞能,乐于接受:放牛(轻松的活)遇狼,服从队长安排改放羊。
四、好学:远耕队劳动,因炊事员和队长生气,该轮番做饭,蒸窝窝头失败,虚心学习。
五、懂得抉择:文革不盲从,不冒进
六、敢于承担责任、积极弥补:69年分蜂蜜,因自己的坚持导致库存不足,无法分配,自己主动上山割蜜,学到了手艺得到了认可。
七、不好奇:西安收款遇枪战,该走就走,不好奇,不该关注的不关注。
八、主动:1970年,主动申请到嘉峪关三九公司当工人,排除万难。(奠定了后续的成果)
九、信心坚定:炼钢艰苦环境下,能协调,能争取,体现领导能力。成为正式工。
十、应急能力强:工作失误,墙体倒塌,号召班内成员,连夜砌墙,成功避免了批斗大会,还略有功劳。
十一:交挚友:和知识分子,工程师结为挚友
十二:机遇:分配到了技术科实验室
十三、人脉:万分之一比例下的工作调动,成功调回老家正宁,进入县公交局,两年努力成为采购员
十四、有经商头脑,善于把握商机,又能控制贪欲:到济源,直接采购陕西没有的橡胶拖鞋200双、收音机100台,复购一次。商机:正宁的汽油买到济源,济源的麦子卖到正宁,40天净赚64000元!一分不少全部上缴。为后续的打击投机倒把,留下了证据,免于坐牢。
十五、跟党走: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工转干,成为干部。
十六、管理学:农机厂任副厂长,破除旧风气,破除下马威,摸索管理能力。敢为天下先,打破铁饭碗,推行计件工资制。(为后续筹建兰州办事处等打下基础)
十七、善后:投资失败,有条不紊的解决赔偿等善后问题。
在读书的过程中,用lsv记录了作者的几个转变环节,全国奔跑路线。感觉这样写读后感别有一番风趣
![](https://img.haomeiwen.com/i4991652/d0436e4e60cc1612.png)
总结:
成功的过程不能复制。作者从一个逃荒落魄的状态,在大跃进、文革等的这样大且不好的背景下,能从一个没有文化的人转变为一个干部,是巨大的成功。
作者为人处世的态度值得尊敬,不论遇到任何事情的处变不惊与淡然印象深刻,机遇不论哪个年代都有,就看自己有没有一颗执着的心。
现如今技术手段更先进,信息量也更大,类似之前的信息鸿沟、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也越来越低,但与之而来的新机会也越来越多,像新媒体,社交圈也让很多人走向了成功。
之前曾经流传:70后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 ,80后骂90后是脑残。其实这是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骂的人只看到了后者缺少他们一样的磨练和经验,其实信息爆炸的接受又何尝不是一种磨练呢。蹲着马桶看手机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吧。。。
感恩前辈们的付出,把握当前机遇,努力努力再努力,让我们保持初心,坚持学习,努力前行!
补充一点:酸甜苦辣都是歌,辛苦奋斗的过程可能比结果更有价值和意义吧,看如何看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