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已经大约有一周的时间,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学习过,精力能维持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已是勉强。
这些天没有早起,也没有真正沉下心来读书,虽然坚持了日更,但也只是例行公事般的打卡而已。
也许这就是放假前期综合症吧?经历一段特别忙碌的时间,突然就会有些浮躁,总有点蔫蔫的打不起精神。
一个声音耳边在絮叨:哎!停一下停一下,不能太辛苦了,该放松就放松几天。
另一个声音马上表达抗议:哎!该开始啦!记得你的目标呀!
它俩吵吵的我头大,更是觉得心烦意乱,疲惫不堪。
我知道自己需要一个突破口,一个很容易开始的突破口,重新找到心流的感觉,但这个突破口在哪里我却好像不知道,或者是懒得去想。
今天是放假的第四天了。
放假前两天,加班总了上月的帐上交集团财务,加上前面活动,连续几天下班回家都是披星戴月的点加上顶风冒雪。第三天准备好好休息,接通知临时需要园里电脑上的一些换证资料,然后恰逢东院断电西院断网,于是各种的手忙脚乱……
折腾下来,在一早一晚的学习时间,什么也不想做,总想睡个懒觉或者和孩子们一起看会喜剧片打发时间。
直到今天上午去了市图书馆。
那里仿佛有神奇的魔力,能感觉到那团浮躁在一点一点的沉淀下来,慢慢散开去。
最近对马伯庸的书比较感兴趣,从《太白金星有点烦》到《长安的荔枝》,这次是借了他的《大医破晓篇》上、下两册。
可能就是古人说的“书非借不能读”吧?借来的书,读起来总是格外的投入。
这个过程持续了大约有四个小时,感觉非常的舒服,心仿佛被洗涤晾干了一样,重新回到轻盈的一种状态,再不复淤塞。
书上有这样一段话:“大大小小的事情,在地球每一个角落发生着。之前的旧因,正在落实为果;未来的果,此刻也正种下新因。因果涨落,缘数纠葛,无数人的抉择,汇聚成了一股不可抗拒的全球风暴。
而此时仰望太阳的三个小人物,尚对未来的壮阔波澜一无所知。”
我记录了下来。
所有的事情都有因有果,你以为只有自己在承担的事情,却不知道在这个世界的平衡时空里,说不定就和谁同望着一轮明月了。
我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历史小说。这种感觉就是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可以穿越时空去经历去体验很多很多种人生,从而生命变得更加丰盈。
每读完一本好书都会感慨,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怎么可以写出这么多不同的人生轨迹?他也只是有一段人生经历而已啊?!
就比如这本书中的三个孩子,13岁的某一个晚上,他们望向了同一轮明月。冥冥中,他们奔向了同一个目标。即使性格出身迥然不同,并不妨碍他们最终奔向了同一个目标,因为他们内心的底色是一样的,都有一种坚持,一种热爱,一种对生命的信仰。
我也希望自己是这样的人。
感谢这本书,感谢作者,让我从混混沌沌之中拔脚出来,犹如一剂良药,药到病除,专治各种不妥帖,我清晰的感觉到自己通体舒畅,脑海中的两个小人也达成和解,开始各司其职的进入状态,我,大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