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引子:
百科释义——第六感是标准名称“超感官知觉”(英文简称ESP)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真实的第六感其实是常人的感官天生功能。每个人都与生俱来具有第六感! 所谓的第六感,即是人类除了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外的第六感“心觉”,其与直觉相似,其也指机体觉。
正文:
当看到这些释义时,回想起自己身上以往发生的一些事情,有时类似直觉,有时又觉得那就是我的第六感。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吧,或许一些人也有类似的经历吧。
其实,自己孩童时期,经常会有一些感觉很准,这也让我避免了一些伤害。或许,这与自己那时的生活环境以及当时内心纯净有很大关系吧,没有什么压力,母亲或者村子很多人对待他们的孩子,基本都是放养,任其成长。不像现在长大了,我们都需各自面对各种各样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等,很多时候被这些压得连思考的闲暇都没有,或者说被压得心累了,哪有时间或者某些感觉传于自身去感悟呢。
那就说说自己孩童或者读书时代遇到的一些事情吧,如果你们有类似的,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呀。
(一)
父亲去世后,母亲忙于打各种小工,自己孤独中,总会带着一张小板凳,到房子边上的小树林中,巴巴望着下方的小路,期待看见母亲往家赶回的身影。身边正好有几棵野生的茶树,有时自己会在茶树枝条前拨弄手掌,但并不接触枝条,内心一边想着,这枝条我这么在他们面前拨动,是不是会回应,给我舞动几下呢?似有回应般的,立马看到枝条动了,上面的几片叶子如绿色小精灵般活泛着左右舞动起来,其实,很多树木枝条叶子都静默很久了,也并没什么风吹过。也许,这是不是所谓的“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你的心动了”?!
(二)
那时的乡野孩子,总有被大人打骂的时候。
自己就曾经看见自己的堂姐或者堂弟,做错事,被他们的妈妈,也就是我的伯母,抡着扁担追着打的,那画面生生地刻印进了自己的脑海中,至今记得。
还有堂哥,从小学到初中,就极其喜欢集邮,好的邮票价格还不低,自己没钱咋办?于是将手伸向了自己爸爸或者爷爷换下来挂在屋里的衣兜里,看到有现金每次就从中抽取五元十元的,后面,被做生意的大伯(我堂哥的爸)发现钱少了,被抓现行,立马将我堂哥用麻绳绑起双手,吊起来,然后拿那鞭打稻谷穗上颗粒的大竹鞭,对着堂哥就是一顿猛抽,并教育他看还敢不敢再偷钱,直至堂哥求饶保证不敢,才被放下来,看得我们后背一阵阵发冷。
其实,母亲那时心性极好,很少对我打骂,印象中被打得最惨的一次,还是因为交了幼儿园的学费,却不去读书,每次都偷跑,母亲发狠了一次,从家里拿着竹鞭,抽打到了学校。大概是恨铁不成钢吧。
其他更多的时候,就是口头骂几句。有次被骂了,自己委屈得掉了几颗豆豆,想起猪圈后面的,缠满山茶树的葡萄熟了不少,应该可以以此慰藉自己内心的委屈,就搬了个高高宽宽的木凳,爬上木凳,对着一串熟了的葡萄就要下手,只是,内心的警铃大作:赶紧停手,先看清楚啊,笨蛋。不明所以,但听从内心,定睛认真看那串葡萄附近的每一片葡萄叶,果真,其中一片叶子下,一条绿油油的大人小拇指粗细的蛇,正在朝着我吐信子,艾玛,吓得我赶紧跳下木凳,往家赶,呼喊着母亲,说我差点被蛇咬了,还是一条绿色的蛇(后面告诉我那叫竹叶青,毒蛇的一种),母亲以为我是委屈后想要求抱抱安慰故意找的借口。或者说,母亲其实内心也怕这活物,因她刚嫁过来时,被毒蛇咬过:天黑后,后院洗脸台没有灯火,要洗手洗脸,就需要摸黑出去洗,母亲那时刚跨出准备去洗脸,不巧的是,踩到了蛇,直接就在脚踝处咬了一口,立马浮肿,发黑,呼叫父亲,赶紧送到医院,放毒血治疗,疼痛一两个月,深入骨髓,从此“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三)
我们的家在半山腰,如果回去走小路,需要经过很多的田埂。每当夏季,虫鸣蛙叫,伴随着萤火虫飞舞,在半山腰,望向面前的一片片稻田,总是由衷的感觉这边风景独好,呼吸着夜晚清香的空气,视觉听觉享受着夜晚各种“演奏队”的表演,沉浸其中。
那时,太阳落山后,多数时候,我们是不出门的。但是总有些例外,会去小伙伴或者亲戚家串门的嘛。那时没有路灯,出行一般都随身带着手电筒。有时自己一个人回去,周围黑漆漆的,在朦胧月光下,一些地方总有些模糊影子,像极了各种怪兽,加之田埂边杂草丛生,小心脏总会扑通扑通的乱了节奏,加速了跳动,这时,一口气跑起来往家赶是最佳选择。其实,每一年都有不少次,跑着跑着,内心就告诉自己:停下来,看清路再跑。照做了,然后借着手电筒的光,朝着前方路照射过去,果然一条很大的蛇就这么横亘在小路上,在这微风习习的夏夜,它们也出来乘凉了。暗自拍了下自己的小胸脯,暗道“幸好啊”,然后从旁边找个小土块或者小石子,往前一丢,将蛇赶跑后,立马加速跑回家里。
(四)
读大学后,各方面放松了很多,不像高中那么节奏紧凑的学习了。但还能和高中同学读一个大学,虽在不同院系,也是一种很棒的感觉。大学之大,除了学生老师众多之外,还在于校园之大,院系错落分布。好多次,自己低头漫步于校园,内心就会浮出:一会肯定会见到某某某(高中同学),抬头一看,眼帘捕捉到这位同学正从对面走过来,他带着笑意,问候一句:这么巧!人生难道是“无巧不成书”?!
结语:
其实,类似的事例不少,就不一一赘叙了。
很多人对于当前的某一刻心心念念着某人,然后那人立马出现,这个应该最有感觉吧,也是大家所谓第六感遇到最多的情况吧。
但后面这种感觉越来越少,也许是我们的心承载了太多,也给予了太多,越长大越被凡尘俗事沾染太多,心蒙了尘,失去了灵性,不再通透,也就渐渐没有了第六感。
但愿某天,我们都能从凡尘俗事解脱,寻求内心的安宁,快乐度过一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65320/3d70cb3db3123357.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