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238398/8ddc133fe23c73ea.jpg)
今天讲的不是灵异小故事,却是让我想起就汗毛倒竖毛骨悚然的经历。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泥鳅钻豆腐这道名菜,又名貂蝉豆腐、汉宫藏娇、玉函泥,是一道来自民间的传统风味名菜。
烧制方法是先把泥鳅放在容器里,倒入清水并放入少量食盐,喂养一夜后,再将泥鳅倒入有嫩豆腐的锅内加热,让它乱钻,并加葱花、味精、生姜未等佐料。据说此菜豆腐洁白,味道鲜美带辣,汤汁腻香。但我却是不敢领教,甚至想起泥鳅在热汤里乱窜的情景,就感到惊恐莫名。
原因就是三年级的时候,有人拉了一车泥鳅叫卖,我妈也跟着凑热闹,带着我去买泥鳅。秤好的泥鳅先倒入塑料袋中,她将塑料袋交到我手上,然后回身去找卖鱼的拿另一个塑料袋套上,就是这短短的数十秒,成就了我记忆中最恐怖的画面——几十条黝黑滑腻的泥鳅疯狂扭动,同时发出老鼠一样吱吱的叫声,最恐怖的是它们尖利的嘴瞬间就刺破了塑料袋,开始从数个孔洞往外逃窜……我僵在那里惊叫连连,又不敢任性地甩手扔掉,终于妈妈又拿来一个厚一点的袋子,套住了这些张牙舞爪凶神恶煞的活物。可我的情绪依然不能平复,还在那里继续尖叫,妈妈照着我的头拍了一下,我闭紧了嘴巴,那汹涌而出的恐惧被咽了下去,从此深埋进我的身体和灵魂。还记得妈妈做好了泥鳅豆腐,那黑色的躯体各种角度扭曲,衬着雪白细腻的豆腐,更是瘆人无比,结果我一口没吃,从此更是拒绝泥鳅这款美食。
还有一次春节前备年货,妈妈买回一条大鲶鱼,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观察鲶鱼,宽宽的大嘴巴,几根怪里怪气的胡须,距离很远的双眼呆痴冷漠,滑腻的身体没有鱼鳞,真是怪异又丑陋的家伙。妈妈把它的内脏处理干净,然后接着做别的事情,让我把鲶鱼送到仓房里冻上。
盛放鲶鱼的是一个竹盖帘,我面对面端着它,一步一步朝外边走去,结果就看到鲶鱼那宽大的嘴巴一张一合,我一路都在安慰自己——它已经没有了内脏,它是一条濒死的鱼,它肯定打不过我……东北的春节前是极冷的,仓房是每家每户盛放杂物的地方,也是天然的大冷库,我将鲶鱼摆放好就跑回了屋里。过了好一会儿,我去仓房里拿冰棍吃,结果惊讶地发现,那条鲶鱼的嘴巴竟然还在动,它可是一条“空鱼”啊,而且是在零下二十几度的环境里!我不敢逗留,仓惶而逃!
然后作为一个受到惊吓,同时又好奇心极强的熊孩子,开始了几分钟探望一次大鲶鱼,每一次它都不辜负我地动一下嘴巴,那一次我的三观都受到了撼动,这世间竟然有如此强悍的生命!最后一次蹑手蹑脚地靠近,鲶鱼的尾巴都已经冻上了,下半身结着雾白的霜,它终于死透了,我的心算是踏实下来了,而就在我转身要离开的时候,那条眼睛已经泛出死光的鱼又动了,宽宽的嘴巴又咧了一下,像是在嘲笑我的幼稚和胆小,这一次我彻底崩溃了,撒腿就跑,再也不敢回来,以至于过后的几年,我再进入这个仓房,都仿佛能看到死亡的微笑。
再后来,那条鲶鱼被正式摆放到餐桌时,我一口不吃,爸爸还在极力地说服我:鲶鱼炖茄子,撑死老爷子。我坚决不为所动,他哪里知道我的恐怖经历。妈妈那天难得沉默,突然开口来了一句:“莉莉姥姥也是一口不吃鲶鱼……”
饭后刷碗的时候,我问妈妈:“姥姥也真的不吃鲶鱼?”
“嗯,一口不吃”
“为啥?你们不都说鲶鱼好吃吗?”
“你姥姥小时候被鲶鱼吓过……”
吓过?竟然和我一样?我缠着妈妈讲讲,下面就是姥姥的亲身经历。
那时候姥姥和我差不多大,但是过去家里穷孩子多,所以姥姥她们早早就帮家里干活,那次她和二姨提着土篮子去挖野菜,一下午挖了满满一土篮子,接近傍晚的时候来到一个河边,准备清理一下鞋上的泥。当时来到河边还有几个孩子,突然有一个孩子指着河里尖叫,姥姥她们这才注意到河里竟然密密匝匝好多黑鱼,再一细看,都是比筷子还长的鲶鱼,孩子们沸腾了,这在食物匮乏的年代,真是天赐的运气啊!
两个大一点的孩子下水了,抓起鲶鱼就往岸上扔,姥姥犹豫了一下,就将一土篮子的野菜都倒掉,开始往篮子里捡鱼,孩子们兴奋地大叫,惹来周边一些农民和放牛的也过来捡鱼,鲶鱼虽然滑腻难抓,但是架不住多啊,很快水里密集的鲶鱼被人们冲散了,再然后一具腐尸就浮了上来。之前鲶鱼们牵食着,尸体就沉在水下,现在鱼群被人们冲散了,它就浮上来了。
其他人不知道怎么处理的鲶鱼,反正我姥姥是没动,从此后也是一口不吃这种食腐肉的鱼。
听妈妈讲完姥姥的经历,我的心情只能用惊心动魄来形容,我觉得老妈竟然还能无动于衷地吃鲶鱼,心理素质不是一般的强,我是甘拜下风!
两次经历,从此再也不食无鳞之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