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第三部分“学术的力量:班主任发展的历史生态”共包括10篇文章,其中有5篇会议综述,2篇公益论坛笔会,1篇访谈录,2篇关于班主任发展的论文。我准备分类撰写读后感,从纵向看班主任的发展。
《我们应该如何研究中国班主任制?——兼论中国班主任研究范式的建立与发展》这篇文章是李教授所写,每次阅读李教授的文章,心里总是充满敬意。在他的带领下,有许多班主任得到了专业的发展。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一个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李教授分三个板块进行阐述:研究视角选择与价值自觉;研究方法选择与合理使用;理论研究成果的形成及其对话。对这篇文章的阅读我最大的收获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不断追问的启发性
李教授例举了两位美国学者对中国班主任制的观点,以此引出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学研究成果的国际对话与丰富化等多重角度,采取不断追问的方式,阐明自己的观点,对研究视角的选择不能缺失价值的自觉。李教授的语言句句引人深思,连续的提问,让我看到了一位研究者对研究视角的敏感,对价值的敏感,对真实的尊重。“如果连提问的意识都没有形成,遑论做出有意义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变革了。”李教授的每一个问题,都在启发读者思考,这种提问的意识正是自己欠缺的。李教授不止一次地引导我们一定要从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深度的思考与实践,但自己总是找不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对提问的敏感度极差。就以自己阅读的专业书籍为例,带着问题读书是我经常给学生讲的阅读方法,但自己每读一篇文章总是在寻找读懂的内容,从未想过解决不懂的地方。同时自己在阅读时,很少从文章中提出问题,也就是说自己不善于思考,只是表面理解,做不到深入分析。我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也是如此,挖掘的深度不够,思维的广度也不宽,主要是自己甚少从提问开始,跟风严重,缺乏自己的独特性。问题可以启发人的思维,让逻辑更清晰。今后自己要学着多提问,问出水准,问出力度,在问中提升自己。
二、方法选择的合理性
李教授提出了四种研究方法:比较研究、历史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这些方法对于我来说,都比较陌生。主要因为自己从未真正地开展过研究工作。当前教育对班主任的要求不再只是知识型、智慧型,需要向专业型、研究型转变。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还很漫长,转型之期还很遥远,所以必须多读书,多取经。在这个板块阅读中,我了解到,在没有真正投入到国外学校组织的实际情况研究中,就不能一味地追捧,一味地否认中国的班主任制;在没有真正了解研究价值,没有调查出现实客观存在的问题时,不能轻易地做出臆想的结论。作为教育学者不仅要有基本理论的思考,也要有对现实问题的诊断与分享,更要有投入教育实验的作为,推动真实的教育发展,形成生动的教育理论。每一种研究方法的选择一定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还要合理运用,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种方法从字面理解很简单,主要是如何选择最恰当,如何使用最合理?开学后,我准备对学生进行一次调查,总结前期活动,在对比中进行选择,哪些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对学生的成长更有帮助?做一次深入的思考、分析、研究。
三、理论研究的科学性
李教授分析了班主任制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三个问题:一是没有论证,缺乏论据。典型观点是以想象、听说,或草草看到的欧美国家的学校组织与教育方式为原型,而要求取消班主任制。在没有科学的调查研究,没有对班主任制内涵理解的基础上,没法对班主任制做出合理的认知。二是论证方式缺少合理性保障。典型观点是有的班主任不愿意当班主任,因此建议取消班主任制。不愿意当班主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班主任制的缺陷,还是有其它因素?没有清晰之前不能草草下结论。三是缺乏辩证性,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典型的论点是要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而班主任的存在,使这一想法落空。这些问题的出现需要更多的教育学者,教育专家做深度的研究与完善。
研究不仅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实证,才能达到科学的境界。在这篇文章后的三个延伸阅读材料中,让我更加敬佩李教授的研究精神。再一次庆幸自己能得到李教授的引领与指导,改变自己,走向专业。
摘抄几个问题,以此启发自己:
问题一:当我们取消了班主任制,当我们将班主任污名化之后,是否真的带来了实践水平的提高和学术研究成果的丰富化?
问题二: 班主任制的运行事实上出现了问题,但是,这是“班主任制”的基因缺陷,还是其保障体系的问题?
问题三:我们所获得的信息在何种意义上是可信的?
问题四:班级的存在,班主任的工作,具有怎样的终身教育内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