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需要成年人的呵护与帮助的,父母懂得及时与孩子进行心理上的交流。如果父母能真正做到及时与孩子进行交流,可以及时发现、了解孩子的心理困扰与问题,并正确的予以引导,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父母要做好与孩子的交流,就应细心观察自己的孩子,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心理需求与特点,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孩子的这些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否则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父母要与孩子沟通,就要掌握沟通技巧,以下内容是帮助父母破除与孩子间的交流隔阂的几点建议:
1、密切亲子关系
要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前提。
家长首先要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尽可能地让孩子明白父母始终是关心他们的;
父母还要知道,孩子除了学习,在其他业余方面也存在着发挥潜能;
每个问题都有多种解决方法,不要执拗于一种答案而与孩子发生冲突,交流进行不下去,主要还是家长执拗的坚持自己的意见所为;
另外,父母还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情商和智商,自己开发各种潜能,放下面子,接受各种教育经验;要多采用游戏、音乐等方式培养亲子关系。
重要的是,要培养密切的亲子关系,在父母与孩子之间要相互信任,切忌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等。
2、做好孩子顾问
中国人传统的家庭教育文化,非常让亲子间的边界感模糊,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在无意识中建议、包办替代了很多应该属于孩子承担的责任。
由于青少年有自我成长的需要,希望独立,因此就大都不喜欢听从父母的这些建议,就算是父母提出的再好的意见,也是一样。
因此,父母应该做孩子的盟友,而不是经理人。
父母要学会仔细聆听,而不轻易插手干预,应该协助孩子检讨整件事情,青少年往往能自己想出让人惊喜的解决方法。
3、给孩子留下自己的成长空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人领地,孩子也需要有自己的方方面面的成长空间,包括心理的和物理的,这样他们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生活不受父母控制。
所以,父母要给孩子留有空间,尤其是不能擅自闯入他们的房间、不偷看孩子的日记日志。
如果父母感觉孩子有什么事情总是和父母隐瞒,要不断的检讨自己什么地方占有了孩子的成长空间。
4、不要无所不问
如果父母的问题过多,很难使孩子讲出心里话。青少年往往不会把自己的很多事告诉父母。父母应该把孩子告诉你的事视为珍贵的礼物。
5、表露矛盾心理
对孩子有权威的人,孩子就可能在同一个时候表现出又爱又恨的心理。
孩子的感情往往都是双重的,但是父母对孩子感情的双重性往往是难以接受的。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辩证观念,哪里有恨哪里就有爱,这种感情都是合理的。
父母应该学会接受孩子的这种双重感情。感情是孩子天性的一部分,了解孩子的感情比了解为什么他有这种感情更重要。当他知道自己的感情时,他的内心就不会感到矛盾了。
总的来说,教养孩子的过程是一个与孩子不断协商的过程,并且要不时重新界定与孩子的关系,与孩子坦率的沟通。
亲子沟通无定法。用怎样适合、有效的方式与孩子沟通交流,还需要父母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来定。
不同的家庭背景、家庭文化,不同性格的父母和孩子,都会影响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
现在很多育儿方法和经验,但是在我看来那些都是他人的办法,不见得适合自家的孩子,可以借鉴,但切忌照搬,使用适合父母和自己孩子的沟通方式是最好的。
当然,在亲子沟通形式中,也蕴含着一种规律。这种规律,将有助于父母与孩子的更好沟通,需要为人父母者去用心总结、理顺。
(22年度写作营第184篇1369字,累计284831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