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一项任务,你兴致勃勃开始做。一开始埋头苦干一小时,完成了一点点,决定先停下来休息,犒劳自己一下,然后再继续。
结果,刷了一下微博,20分钟过去,调整好状态,继续做。但这时,你已经有些懒散了,心思也关注在从微博上看到的新鲜事上。
但是,接下来的20分钟里,你遇到了一个小难题,到了一个瓶颈期,于是干脆决定暂时放弃,一会儿再继续做。打开朋友圈,又过去了十几分钟。
但是,这么拖延一下之后,你发现瓶颈依然是瓶颈,于是只好静下心来思考怎么处理。
等想出来后,一个上午就过去了。
现在,你完成的,不过区区是整个任务一部分的开始。而截止时间就是明天上午。
而你,感觉这还比较遥远,于是不紧不慢地进行着,直到今天晚上,才发现,还有接近一半的任务要做。
于是,为了保住工作,你只好通宵达旦,把任务完成。只有这时,你的效率才是最高的。
但是,由于通宵体力耗尽,你无法保证效果。因此,整个项目,需要推翻重做。
![](https://img.haomeiwen.com/i25002706/fbf28d2b1be9bdfc.jpg)
这种低效率的工作方式,像极了很多人的做法。除了截止日期,就没有专注的毅力。导致这种拖延心态的原因,来源于人潜意识里对“截止”,“完成” 和死亡的恐惧。因此,人的本能就是喜欢把事情往后推。
适当的推迟和延缓,其实是在给自己喘息的时间,一味追求效率,紧绷神经,只会在彻底难以专注的时候感觉头脑非常疲惫,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恢复精力。
因此,最好的工作法,是要把握好自己能够保持高度专注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后进行适当的休息。
“适当”是非常重要的,时间过长则很难进入工作时的状态,时间过短则达不到休息的效果。
感到头脑稍微得到放松后,就可以继续投入工作。并持续这个循环。
这是我目前发现,比较有效的工作方法。不过,从之前较为不自律的低效到一直保持最佳工作法,是需要努力改变并坚持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