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如何解读文本与教材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解读文本与教材是最基本的教学能力。语文教师首先对语文教材要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要明白语文学习是围绕语文教材开展的,但学习内容并不仅仅限定于教材中的内容。从某种程度来说,教材是学习的一个引子,用教材教,而不是学教材,但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大多数还是以语文教材的学习为主要目标,这就造成了学生语文课本学得很好,但语文素养却得到提升的尴尬。说到底,语文学习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并非某些具体的应付考试的零散知识。这就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语文教师要具有一定的解读文本与教材的能力。
一、认识当前教材的局限性
首先,教材编纂相对不完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做相应的补充与拓展。在中国当前的教学现状中,教材是法定课程标准所凭借的指定材料,具有一定程度的法规性质,是相关部门认为实现课程标准的最重要工具,所以任何人不得轻易篡改教材。同时,当前大多数教材的编纂是仓促的,所以需要教师进行对于教材以及文本进行相应的补充解读。
其次,教材只给出具体的教学内容,在如何教、教什么的问题上根本没有明确指明。语文老师要明白,教材只是文章选辑,当教师拿到一篇文章时,就要进一步研究文本本身以及文本在教材中的角色和定位。所以语文教师自身要具有一定的教材与文本的解读能力。
二、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端
当前语文教学存在诸多弊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失去了解读
教材与文本的能力,因此,也就相应丧失了鉴别、判断、筛选、重组信息的能力。
大多数老师刚开始匍匐于教学参考书,后来随着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时代的到来,便迷失在网络的无边信息之中。每到开学的时候,可以看到各大网站可以提供给老师们意想不到的教学资源以及完整的备课教案和课件等相关教辅资源。教师只要拿着教材,甚至不用教材,就可以跟着课件将课上得绘声绘色。殊不知,这种“便捷”却在慢慢消解着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和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因为信息不会自动转化为知识,教师虽然按照课程进度完成了相关的教学任务,但对于自身却没有任何收获,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知识生成者变为知识搬运者和灌输者,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是大量的知识而非学习能力。解读教材与文本的能力,在任何时候,都是教师阅读的核心目标,教师如果丧失了教材解读能力,那么,教师的阅读能力也会随之减弱,所以这也是很多教师根本读不懂理论较深的教育著作的原因之一。
同时,教师习惯于让学生“学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或“以教材为例”进行学习,没有从根本上达到语文的深度学习,将语文学习的目标下降为字、词、句、篇等具体的零散知识的层面上。
三、解读文本的定位
一篇文章有多种解读角度,那么哪一个角度才是最正确的呢?在
这里,老师们要明白,文本解读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一个文本,从这个角度能解释得通,从那个角度也能解释得通,甚至有些文本经历几百年几千年依然没有定论,也很常见。对于此,我们不必要把所有的文本解释都讲给学生听,因为受课程时间的限制,我们就要根据教材对于文本解读做出相应的取舍。这里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多么深邃有价值的解读,最终都要回到教材当中,对于语文教材的编纂,都有单元主题和学习的侧重点,对于具体的文本来说 ,我们要把文本放入课程标准的相关年段,以及教材的单元设想中,来最终判定它的教学价值。
四、教师要对文本进行二度创造
一个文本,我们理解的是字面上的意思,但对于语文学习者来说,仅仅学会字面上的理解,语文能力是根本得到提高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对教材和文本进行二度创造,通过深度解读,让学生从文本的文字本身走到文字的背后,挖掘文本自身蕴含的精髓,这样的学习,才能称得上是语文深度学习。
教师在文本教学之前,需要把自己当做一个真正的读者,而不是在课堂上拿着教辅书的知识搬运工。这就牵扯到“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难题,要突破,教师必须要具有对文本二度创造的能力,即教材与文本的解读能力。教师在教文本之前,要对文本的“前世”与“今生”做最初的了解,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检索、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自身经历等方式来实现。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文本的教学价值,教师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才能尽可能深广地理解这个文本。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自身还需要具有多种能力和一定的哲学基础,只有在这些能力的基础上,文本解读才能更加深刻,才能挖掘出更深刻的教学价值和意义。除此之外,干国祥老师也曾说:“作为一位语文老师,对《道德经》等经典文本的思想,本该有一个初步的理解,而这种文化、哲学上的理解将会对一切阅读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经典阅读基础。
也有人提出“对于教材过度解读”的质疑,当然没有必要对文本进行过度解读,但是作为教师,一定要具有解读教材、解读文本的能力,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教师对于文本才能理解得更加深刻,更加准确,更加透彻,只有教师理解得精准了,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才能够依据学生的理解力,精准地把握“教什么”的问题。
在《给老师的建议》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举了一个例子:前苏联帕夫雷什中学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出色的公开课,课后一位教师问她“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并且,总的来说,对每一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的。”所以说,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并不是一天两天铸就的,解读能力也是备课能力,也许提升解读文本的能力需要很长时间,但一旦具备了这种能力,上课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当然,我们并不要求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具有深刻的文本解读能力,但是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教师要成为一个自觉的、独立的解读者,是必要要经历的一种途径。从某程度来说,解读教材与文本的能力即教育教学的能力,所以教师要时常通过深入学习来提升自己,因为教师的高度决定着课堂的高度,课堂的高度决定着教育的高度。
2021年4月14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