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顾名思义,就是教学用的材料,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依凭。语文教材,我们通常认为它就是我们上课用的课文。这一篇篇的课文,如果孤立地来看,就是一串串的文字符号,只有与人发生了连接,它们才能被赋予意义和生命,而不同的人与它们的连接,又会带来不一样的意义。对于教师而言,作为教材的课文,它不仅仅会赋予教师本人以意义,还会通过教师赋予学生以意义。很多时候,同一篇课文,由于教师的不同解读,带给学生的启发和意义有可能会大相径庭。因此,如何解读教材,就决定了教师如何去运用教材,也许还可以说,教师对于教材的解读,就决定了教师教学的效果。
那么,到底可以从哪些方面解读教材呢?我以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解读编者意图。编者在选择与编排教材的时候,往往会有他们自己的意图,这些意图一般体现在单元的组织、课文前后顺序的安排、练习的设置等上面。比如,单元课文的编排,常常有一定的规律,要么是内容主题相同,要么是表达方式相近,要么是体裁体例一样,知道了单元课文编排的规律,就要思考规律背后的异同,思考如何利用每篇课文的异同来设计教学了。了解了本单元课文的异同,还要思考不同课文在本单元的地位,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为什么这样安排?可否调整顺序?只有清楚了编者的意图,才能更好地落实教材作为工具的作用。
2.解读文体及特点。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教学的方法也要随文而变。教学童话,就要关注童话想象力丰富、手法夸张的特点;教学诗歌,就要关注诗歌节奏感强、语言凝练的特点;教学戏剧,就要关注戏剧尖锐的冲突;教学小说,情节的起伏与人物的刻画是必须了解的;教学记叙文,叙事的顺序要了解;教学说明文,说明方法要知晓;教学议论文,作者的论点要清楚。教师有强烈的文体意识,才能带领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领略不同文体的妙处。
3.解读写作背景。每一篇文章,成文的背后,都有一定的原因,也许是一件触动作者心灵的事,也许是一个影响作者的人,也许是作者的个人经历带来的思考,也许是作者生存的大环境带来的思想冲击,也许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吐露,也许是作者生活的观察。即使是同一个作者,对同一件事物,在不同时期的思考也可能完全不同。只有把文章放到当时的背景之中,才能在读者与作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直达作者的心灵,从而准确地领会作品背后的深意。
4.解读重难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不同地域的学生,在学习同一篇课文的时候,所遇到的困难也会不同。比如,对于北方方言区的学生来说,韵母er的学习并不难,但是对于南方方言区的学生来说,就是一大难点,那么,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老师就应考虑学生的地域特点。同样一篇课文,放在不同的年级,教学重点不一样;同一主题单元的不同课文,教学的重点也会不一样。比如,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的童话单元,以阅读策略组织课文,但每篇课文的侧重点不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习边读边预测,预测要有依据,而《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则侧重于续编故事,虽然是同样的主题,但重点不同。
5.解读训练点。以教材为凭借,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但具体到每一篇课文,能够提供的这种训练的范例却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教学的需要对课文进行这方面的解读。哪篇课文选材有特色,哪篇课文结构很典型,哪篇课文语言很凝练,哪个语段适合进行朗读指导,哪个语段适合练笔,哪个语段适合积累,都需要教师具有对语言的强烈的敏感,去发现它们对于教学的价值,从而找准训练点对学生进行训练。比如,《金钱的魔力》就适合进行人物描写的训练,而《威尼斯的小艇》的第四自然段就适合进行结构和关联词运用的训练。
6.解读题目。解读教材时,课文题目绝不能放过,因为题目要么是课文的重要人物或事件,要么是课文中反复出现的短语,要么是课文的主旨,要么是含义深刻的句子,它们往往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桥》中的“桥”就蕴含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再见了,亲人》的题目就是反复出现的短语,《跨越百年的美丽》的题目就点明了主旨。体会到了题目对于课文的作用,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
7.解读补充材料。有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或者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常常需要补充一些材料。那么,为什么要补充材料,补充什么材料,补充多少,补充的材料如何运用,这都需要老教师有细致的思考,否则就有可能弄巧成拙。比如,在教学《生命,生命》的时候,适当补充杏林子的生活经历,对于学生理解课文要表达的对人生的思考就非常有意义。
当然,教材的解读是否有深度,有温度,还要取决于教师自己的功底。比如,教师对于学生生命的理解与关注,决定了他们能否站在学生生命成长的角度去思考教材的育人功能;教师对于语文课程的认识,又决定了他们能否站在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角度去看待教材的发展功能;教师自身的学养,又决定了他们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程度,从而决定了他们能否感悟到教材的示范价值。所以,真要解读好教材,还需要从“根”上下功夫,不断学习有关生命成长与儿童心理的知识,增强对语文课程的认识,丰富自己的学养,开阔自己的眼界,并将这一切在教学中反复实践、反思、总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