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导图拆|拆文、拆书、拆思路每天写1000字读书
演示| 1张导图+2款软件+3步策略,快速打造个人笔记体系

演示| 1张导图+2款软件+3步策略,快速打造个人笔记体系

作者: 咚咚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7-03-06 21:52 被阅读385次

    这篇文章有两条主线,通过应用2款软件,借助1幅思维导图,以3步策略,演示如何打造个人笔记体系库,带你走上高效人生。

    明线主要讲述了记录笔记的重要性、记录笔记的工具选择及应用场景、构建个人笔记库的三大步骤;

    暗线主要突出了思维导图的训练秘诀和分享了个人知识管理的要点。

    近日,在印象笔记公众号内,查看到一篇文章,文章谈及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记笔记的好处、如何构建笔记系统、以及印象笔记在构建笔记系统中的作用。

    读罢,作为印象笔记重度用户、知识管理痴迷者、知识服务工作者的我,觉得有必要再此基础之上,谈谈自己利用思维导图+印象笔记这两款软件,配合导图思维策略,进行个人知识管理后,给自己的学习、工作带来的改变。

    咚咚老师诚意出品

    所以,本篇文章我们会谈如下内容:

    1,我们需要记笔记的四大原因

    2,记笔记的两大选择及优劣势分析、使用场景举例

    3,构建笔记系统的“三板斧”

    4,思维导图策略在实践工作中的应用

    一副图总结如下:

    咚咚老师诚意出品

    一,我们为什么需要记笔记?

    之所以最先回答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做与不做某件事,背后都有相应的推动力,也就是动机。而动机与价值(观)有关。

    所以,要回答自己需不需要产生做笔记这个行为,首先得让自己知道,我做这件事能给我带来哪些好处。

    根据个人实践经验而言,总结好处莫过于如下四点:

    咚咚老师诚意出品

    从学习的过程,信息加工的角度谈记笔记

    心理学里,按照记忆过程中信息保存时间的长短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工作记忆、长时记忆。

    面对如今信息纷繁复杂的环境,我们在接收信息时,出于对自身的保护无意识中过滤了许多信息,最终留下有用的。这些有用的信息,在当下有用的,被及时使用(工作记忆),以后有用的被部分储存进入长时记忆。而进入长时记忆的部分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逐渐的遗忘。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就是对此的阐述。

    那么也就意味着,面对众多的信息,我们是需要过滤的;面对有用的信息,我们是会遗忘的。

    由此,得出为什么要做笔记的两大原因,即

    大脑对信息的存储机制,决定了我们需要通过外界记录保证有用信息的储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大脑对信息的加工机制,决定了我们需要过滤不需要的信息以保证当下信息加工的高效进行,因为认知负荷理论告诉我们,工作记忆是有限的。

    从学习的目的,知识内化的角度谈记笔记

    心理学里,将学习定义为“基于经验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学习的行为,产生后续行为、思想等的变化。

    记录笔记的过程,其实就是基于原学习素材的基础之上选择对自己有用的,进行初期的认知加工。而在后期对同一主题积累足够之后,可以进行同主题内容之间的整合,形成个人知识结构,这是对知识的二次加工,内化的过程。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记笔记其实是加速了知识的内化,包括记录的过程进行初步加工以及储存之后以备后期的再加工

    此外,通过记录笔记这种可视化的过程,还会加深我们对事物的思考。譬如我在工作中每周都会对领导做上周工作总结和本周工作安排的汇报。通过日常的记录,等到自己写总结时,不仅能轻易复盘当时的情况,也能从整体上觉察自己每周的工作情况(包括工作重心、工作效率等)

    综上所述,记录笔记,或者说日常的记录其实对于个人自身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二,我们如何记录笔记呢?

    明白了好处之后,估计很多伙伴都产生了跃跃欲试的冲动。

    但是,明白好处只是解决了行动动机,而懂得合适的方法才能展开正确的持续的行动。

    否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分钟热度”说的不就是你了吗!

    难道记录笔记不是随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的?还有规则和套路?

    当然,有、没有!

    譬如,你是选择用纸笔记录还是使用软件辅助?记录之后如何保存?保存之后如何让日后自己快速的找到它?纸笔记录和电子记录有什么区别?不同的记录方式分别适合什么场景?

    记笔记的工具及优劣势分析,如下图:

    咚咚老师诚意出品

    那么,到底我们应该选择哪种记录形式呢?

    既然电子笔记有如此多的优势,是不是纸笔记录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呢?

    选择哪种笔记,得明白记录笔记的初衷,方便保存、检索、修改等,所以电子笔记是最佳的选择。

    那么是不是纸质笔记就不需要了呢,我们提到过人类有书写的需要,面对一些特别的场景,可能以我手写我心会更有感觉一些,譬如“自我心态整理““思维激发训练”“不定期的自由联想训练”等等。

    当然,制作的纸质笔记亦可通过相关的软件让其一定程度的电子化,毕竟电子笔记形式更符合现代学习交流的需要。

    三,笔记越来越多,构建个性化笔记体系尤为重要

    遇到问题,那是因为你在路上!

    当你行动起来,付诸实践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譬如,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很多,保存的笔记就越来越多了,如何管理笔记?如何利用构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笔记系统?如何让笔记系统为我所用?

    那么,如何构建自身的笔记系统并使之为我所用呢?

    下面给出咚咚老师在实践之后的经验,抛砖引玉。

    第一步,明确兴趣领域,做好体系归类,构建笔记库结构

    咚咚老师诚意出品

    在这个步骤,我使用了两个工具,一个是印象笔记,一个是思维导图。

    前者让我的笔记体系库得以存放,后者让我以一定的逻辑建构我的笔记库。后者的实现是依赖于前者的属性的,即先了解工具(印象笔记)属性,它的结构是怎么,它是否支撑我的逻辑结构,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个性化的体系库结构建设。

    举个例子:

    咚咚老师诚意出品

    在我个人的知识体系库里,有两条逻辑主线...

    一条是横向的,即列出我关注的领域,并在领域之下有相应的分支,分支之下是对应的笔记。这个结构是印象笔记工具支持的,也是符合思维导图整理信息的结构;

    另一条是纵向的,即按照知识管理相关原则,进行“输入—转化—输出”的安排,输入的是未处理或初步处理的信息,转化之后储存下来的是加工过的信息,输出的是信息实践之后的心得记录,是对知识二次加工的结果。

    第二步:开始行动,做好初期笔记管理

    在第一步我们提到了,笔记在输入时应该做初步加工,具体加工哪些层面呢?

    一副图,道尽我们一开始就应该做的事。

    咚咚老师诚意出品

    第三步:管理笔记体系,让其为我所用

    做任何事情,不忘初心是根本。

    对于构建笔记体系来说,是为了保存那些对我们有用的信息,是为了然后能便捷的使用,是在大脑之外构建自己的“第二超级大脑”,是为我所用的,而不是为了构建体系而构建体系。

    所以,在完成前两个环节之后,我们需要做的事是

    咚咚老师诚意出品

    清理,是为了运转快捷、轻盈,保持灵活性;回顾则是在不断的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当然,清理与回顾之后,还有一段路要走,输入与输出,学以致用,才是归宿。

    学习,往往不仅仅是发生在你所在意的环节——沉淀知识、整合知识等。当你去实践这套个人笔记体系建设时,也许你会发现,这个实践过程的收获也是超出预料的。

    就像咚咚老师一样,不仅套索出了属于自己的工具(印象笔记+导图软件)使用套路,更是实践了思维导图整体与局部、逻辑属性、信息整合等优势策略,当然最后的结果是在这训练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逻辑思考能力与学习、办公的效率。

    1张导图+2款软件+3步策略,你也许猜到了开头,但你不一定猜的到结局。

    不信,试试看!



    咚咚老师,一名知识周边服务工作者,专业从事思维导图与自主学习实践研究与分享。因为,他太喜欢学习了...

    如需要思维导图原图或源文件,请单独联系咚咚老师,如果有必要的话,你可以打赏支持一下。原创不易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演示| 1张导图+2款软件+3步策略,快速打造个人笔记体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au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