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80814/1b7f13964d334ede.jpg)
01
我是个不爱煲电话粥的女子。闺密煲没有,恋爱煲没有,老公煲更没有。因为实在不懂怎么给电话煲ending,常常很困惑。纵观我的电话煲史,最多的ending是:“那您去忙吧!”,其实,何尝不是“我要忙了,再见!”的弦外之音。
02
前两天,妈妈群里的希宝妈妈跟我吐槽。她常常客气地跟婆婆说:“妈,您去忙您的吧!”其实言外之意是,她要忙自己的事了,而且不太习惯婆婆站在一旁“督促”,即便她心如明镜,那是婆婆眼里的关心,可她就是不自在。
希宝妈妈孕前做足了功课,立志当个胸有成竹的妈妈。希宝生下来后,她各个小细节都做得很好,暂时不需要别人帮忙。她深信,“人多嘴杂”这条永恒的定律同样适用于角色复杂的育儿家庭:四世同堂,隔代教养,新生代喂养和教条式喂养等等,一想起来就乱糟糟。
希宝越来越大,给希宝换纸尿裤,特别是拉臭臭要换纸尿裤的时候,她开始会害羞了,不愿意除妈妈之外的人在场围观,她会清晰地表达:“奶奶快出去,希希拉臭臭了,咦,好臭呀!”希妈妈同样特别强烈地希望能有个舒适的环境让她有条不紊地处理好整个过程:盆里兑好温水,铺隔尿垫,脱纸尿裤,湿纸巾擦pp,抱去盆里洗pp,纱布轻拭小pp,风干,涂护臀膏,穿上新的纸尿裤。希宝很配合,母女俩很默契。
五一假期,希宝在爷爷奶奶家。换纸尿裤这件大事莫名多了一个围观者——希奶奶,这让母女俩很尴尬很困扰。希奶奶会在一旁试图帮忙又什么都帮不上,然后一直询问些什么,希妈常常顾不上听,也顾不上回答。天知道,一岁多的娃娃能有多少耐心乖乖陪你做完一切,即便希宝很配合,旁边还有个分分钟吸引她注意力的懵圈奶奶。
希宝和妈妈除了配合默契,还需要点隐私,属于女生的隐私。希妈妈当然懂,可,奶奶不一定明了。每天的纸尿裤战场,希妈妈总是客气地说:“妈,您去忙吧!我可以的。”奶奶的回答很萌很真实:“我没啥要忙的了。”(此处特别无奈状,请脑补。)然后,继续目不转睛地逗希宝,难道她不觉得很臭么,反正希妈妈要被熏死了。希妈妈心里各种os:婆婆大人,是我要忙了,我要快速解决洗pp换纸尿裤的相关程序,还你一个香喷喷的希宝。您可以暂时回避么?
03
熟悉的朋友都知道,“七麻麻”最爱在朋友圈晒吃的了,乐此不疲地、不间断地晒女儿的饭菜。人家每天打卡早起、打卡健身、打卡夜跑、打卡学英语、打卡写作,我每天打卡做饭拍照发朋友圈。
我没学烹饪,没学营养学,没学摄影技巧,就纯粹地记录。毕竟,我的朋友圈我做主,记录这个日常,我觉得挺受益的。就像上一次女儿呕吐低烧细菌感染的时候,我能清晰地记得她呕吐前那一餐吃的是啥,并积极配合医生排查可能引起呕吐的原因。
鉴于此,就算厨艺一般,女儿的每一餐,我都尽量不假手于人。这里,我需要“心里有数”。虽然,家人们非常热情,都要帮忙,我常常请他们给我留下些鱼、肉、菜就够了,他们还会问我该怎么煮,希望帮我料理好。这个时候,我会客气地说:“您去忙您的吧,我可以的。”然后,厨房暂时属于我的了……
感恩我的家人,因为长期生活在一起的默契,不管是我客套的“您去忙吧”,还是委婉的“我要忙了”,他们总能秒懂并包容,让我倍感舒适自在。
客套委婉也好,直截了当也罢,心无芥蒂最重要。都提倡工作中要跳出舒适区,去迎接新的挑战,而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还是需要舒适区的,保持适当的距离,“心领神会”最完美。不远不近,最亲近自在。
网友评论